打不打益州,關係著接下來的線路。
你陳述利害,讓我退兵,這是打破了我原來的計劃。
有破就得有立,你要是指不出新的路來,那我豈不是無路可走?
“東南之地,孫氏尚未徹底掃平;呂布勢危,必與劉備搏命,不久便有侯爺您的機會。”
“劉呂二人分出高下之時,便是袁曹決戰之際。”
“北麵之局,可定天下歸屬,侯爺怎能棄北不顧,而向益州呢?”
法正給出了幾步走的策略:把東南局勢敲定下來,再推動北方大戰的開啟。
“北方非小戰,若糾纏其中,隻怕益州作祟。”周野道。
益州並非沒能人,輕敵是最容易翻船的。
“外敵來攻,益州本土之人力主戰;入侵彆處,本土豪族必會反對。”
“又有楊懷所部為前車之鑒,即便劉使君信心再振,益州人也不會答應他動兵。”
對外討伐,不符合當地勢力的利益。
如果依照豪族的利益,他們並不喜歡天下一統,如今這破碎的格局就非常好:
王法崩潰,踐之為兒戲;百姓流離,馭之為奴隸。
勾結諸侯,錢權揮霍,猶如土皇帝一般瀟灑。
而後,法正告訴周野,如果劉焉敢主動出擊,對於周野而言反而是好事。
周野可以表麵上放鬆防禦,暗中盯緊益州,一旦有人出來,立馬調集重兵將其挫敗。
劉焉如果二次飲敗,對內的掌控力會進一步削弱。
益州之內,抵抗之心也會遭到打擊。
最終,周野點頭:“正為此事所惱,幸有孝直來替我解此難題。”
“孝直有大才,不應埋沒於一州之地。”
直接出言挽留了。
“侯爺看得起,是法正之幸。”法正抱拳,道:“時機未到,我將在益州之內,迎待侯爺入川。”
聞言,周野大笑。
周野聽取了法正的意見,決定退兵。
但他的退兵,是有條件的:
第一,奉還楊懷部下,所有軍士家小及家資;
第二,補償周野勞軍費用。
周野提出第二個條件時,法正嚇了一跳,慌忙道:“豪族視錢如命,若要的多了,他們怕寧願試戰。”
打仗燒錢,但周野要的太多,他們或許會想試試。
“那就意思意思。”周野點頭,道:“兩億錢吧,我不能白來。”
法正點頭,行禮辭彆:“法正就此告彆。”
周野親自將他送到了帳外。
“結果已經得出。”
帳外,幾人還在等候,看到這場景,郭嘉率先笑了。
“嗯。”賈詡頗為遺憾的搖頭。
“何以見得?”許攸問道。
“倘若主公要開戰,便不會輕易放此人回去。”荀彧歎了一口氣,道:“準備回軍了。”
周野很快找到荀彧,暗中吩咐道:“糧草運送可以慢一些,但不要直接停下。”
“主公還要做做樣子?”
“是。”
一則為了嚇唬益州,二則是麻痹呂布曹操等人。
周野大軍,還在徐徐推進。
看熱鬨的人都打起了精神,振奮不已。
“快打起來!”
“劉焉要是能遂我之願,讓開魚複,引冠軍侯入內,再將他纏住……”
曹操等人,心思活絡的不行。
周野過於可怕,他要是閒下來,其他人就不安了。
得知周野又要攻打益州,堅守的王朗也是大喜:“冠軍侯不來,孫策休想入城!”
他這城靠海建的,比襄陽還修的牢。
孫策沒周野的財力人力,又有於吉給他暗中使壞。
自己縮著腦袋做王八,扛他個十年八年,也未嘗不可啊!
吳會不平,士燮在南,曹操又在北麵搞事情,孫策壓力確實不小。
他真的想找周野借點錢糧了……
可對方又要開戰益州,因此沒好意思開口。
所謂的天城之外,孫策隻能歎氣,繼續圍城戰略。
益州之內,在得知法正退回、冠軍侯行軍依舊時,當地大族噓聲一片。
“法孝直徒有虛名!”
“或借機通敵帶路,尤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