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天下大定,我孫家也可憑功而貴……”
“錯了,你錯了!”孫策話沒說完,便被孫權打斷。
孫策抬頭,血發散開,凝視弟弟:“哪裡錯了?”
“哪裡都錯了!”
“天下何須一統,為何要統一!?”
孫權搖頭,情緒頗為激動:“天下一統,我等稱臣,性命榮華,皆在他手中!
趁袁紹新亡,外聯曹劉,內結豪族,便可與之對峙,割九地而稱孤!
身家性命,在己掌握;諸將之榮,更勝做他人走狗;豪族之利,亦得自保。此有得而無失之計。
為求所謂統一,而舍三方之利,何其愚蠢!?”
滿足自己的利益,當土皇帝,成為割裂之地至高無上的存在。
對於手下兵將而言,畢竟老大級彆高,自己級彆也跟著上去了。
地方豪族,更不用多說,孫權是依附他們的利益上位,冠軍侯是吸他們的血。
推動天下持續分裂,維持分裂之勢,遏製周野的統一之路,才能將自身利益最大化。
“隻有這樣,才不負父親當年之艱辛,不負諸將流血,不負九郡豪族所望!”
“你錯了,你從一開始便錯了。”
“一個縹緲的統一之念,讓你背叛了父親、背叛為孫氏打下基業的將士,也背叛了九郡之地的世家豪族!”
“所以你為主,境內大亂不休!”
“大哥,事到如今,你還沒看清麼?”
“隻要你稍稍轉身,換個對策,跟著他們一塊走,他們就會甘心奉你為主。”
“隻要你反了冠軍侯,不要做他的走狗,曹操也不會以你為敵。”
“亂世紛爭,一切皆在求利。曹操劉備都是如此,唯有你,最是糊塗!”
“你若與他們一般,若不將孫家基業奉於他人,你我兄弟,又怎會走到今日這一步!?”
說到最後,孫權連番大吼,雙目赤紅。
他身邊的張昭看向孫策身邊將士,歎道:“你們當清醒,誰才是真正為了孫家之人。”
“哈哈哈!”
孫策大笑起來。
笑聲中,創傷崩裂,鮮血如注。
“你笑什麼!”
“我笑仲謀你見識不凡,確實勝於為兄;我也笑你不知天高地厚,妄與英雄共論高。”
“何意?”
“你認為,你和曹劉是一樣的人?”
“難道不是麼?”
“不是!”孫策搖頭,吃力抬手,指著孫權:“你,不配!”
“劉備雖弱,卻誌向不移,無論是攻袁還是擊呂,亦或者對抗烏丸,他都不曾退縮。他的誌向遠不止守住並州一土,而是要一統江山,稱尊天下!”
要守住自己的利益,劉備有很多方法,犯不著窮成那樣還總跟人玩命。
一個脆弱者,卻總敢跳出來跟人對著乾,必有什麼支撐著他。
劉備所追求的,跟周野所追求的,是一樣的。
隻不過,力量不均等,在細節的利益劃分上有差異。
在劉備眼裡,他再落魄,也是宗親;周野再強大、再名正言順,也是外戚。
劉家的天下,不能讓外戚掌握。
所以,天下得統一,但得是我劉備來!
“曹操奸詐,唯利是圖,他雖忌憚冠軍侯,卻始終謀劃如何扳倒這個強敵。他求得是什麼?亦是統一!”
“他們或許做不到,但他們都想做,想做天下之主,想看十三州再歸一體!”
“百姓安寧,海內太平,做史書上的開創之君,天之子!”
“他們或看似奸詐殘忍、或看似虛偽假善,但心懷天下,這便是英雄之氣。”
“英雄之誌,誌在天下。”
“論起能力見識,或許將來的你可以當得起人傑二字。”
“但你固執此見,在周曹劉麵前,卻不堪至極。”
“萬世之後,但有青史不絕,罵你鼠輩之人,便不絕!”
“你住口!”孫權大吼,手指下方:“放箭!”
孫策大笑,道:“仲謀,為兄或許錯了,但你也輸了。”
“我沒輸!”
“不,輸了。輸在格局。”
“放箭!放箭!撞上去!”
一道接一道人影倒了下去。
孫策身上的箭支也在增多。
“殺!”
外圍也亂了起來。
發現不對勁的甘寧催軍而進,在外圍突襲,讓整個混亂的水軍變得更亂起來。
亂勢中,孫策立足的船突然裂開。
滿身是血的他,往下倒去。
砰!
瘋狂的湖水將他吞沒。
吞沒的最後一瞬,他還凝視著船上的孫權。
波濤翻滾,蓋住了那張滿是血跡的臉。
就此消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