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往沛,這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力:他掌握了一定信息,想要尋求庇護。
如果讓他進入了沛國,要抓他就難了。
還好,他在取慮的時候,被截了下來。
身上帶著的孫策之書,被人截走。
拿到書信後,看守之人便鬆懈了下來。
再加上張紘德高望重,有人幫忙,他又在夜裡逃了出去。
這一次,他沒有再往沛國,而是在眾人的幫助下往北而去。
北麵有誰?周瑜!
張紘本是徐州人,早在靈帝時期就有賢名。
知道單騎難走後,迅拉起了一些人護住自己,繼續北行。
潘璋得知,領騎兵追擊。
途中連襲兩次,張紘人馬散亂,又隻剩數人隨行。
到了下邳北麵良城一帶,再次被潘璋追上。
“先生為何連番逃竄?”潘璋大聲喝問,眼中有殺氣。
張紘冷笑,道:“你又為何要追殺於我?”
“潘璋不敢,隻是請先生回去議事!先生急切而去,莫非有投敵之心?”潘璋又說了一句,策馬衝了過來。
張紘心頭一涼。
他是孫策請出山的,也是孫策援救孫權之前見過的最後一人。
他沒有證據,但他知道部分真相。
這真相足以要了他的命!
死不足惜,隻是可惜不能將真相傳出去。
“何人放肆!?”
刀鋒將近,一聲大喝如雷霆般響起。
山道之上,一騎如風而來。
潘璋見隻有一人來,並不畏懼,反喝道:“潘璋行事,誰敢阻攔?”
言罷,也不拖遝,一刀衝著張紘斬了下去。
“東萊太史慈在此,你敢!”
那人還未靠近,火速張弓射來。
砰!
一箭穿兜鍪而過,嚇得潘璋險些落下馬去。
刀鋒一頓刹那,太史慈便殺到了,舞槍便刺。
太史慈昔日在北海擋過孫策,更是和孫策激戰,難分高下。
是冠軍侯親自出手,才將其降服。
潘璋知道他的威名,慌亂的接了幾招:“同為一家之將,子義將軍怎為難於我?”
“一家之將,你怎敢對張先生動手!?”太史慈怒目而視。
“末將領命而來,隻是想請先生回去議事。”
“領誰人之命?”太史慈又追問道。
潘璋知言多必失,又忌憚太史慈,不敢動手。
太史慈還不清楚具體事宜,也不想生事,隻能先護著張紘退去。
“將軍,讓他們走麼?”隨從問道。
“算了。”潘璋搖頭。
張紘手中信已經被截下,而且當時孫策還沒開始救援,他根本沒有鐵證。
張紘再次脫險,感慨萬千:“幸有子義來,不然今日休矣。”
“他怎敢對你出手?”
“此事涉及極深。”張紘搖頭,道:“倒是子義,你怎往南來了?”
“公瑾得子敬來信,說伯符將冒險,差我單騎來援。”
一個人,跑得快。
而且這一個人,作用又大。
太史慈早年做的就是遊俠,還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遊俠,到哪都能拉起一票老友。
稍作解釋——太史慈文武雙全,孝義並重。無論在東吳還是當時的民間聲望都很高,他在山越都有很強的號召力。其實在很長時間,可以把他看成一個小型諸侯,太史慈活著的時候,在東吳諸將中地位是非常高的。)
一手神弓一手神槍,天下何處去不得?
這樣的人,在關鍵時刻能起到舉足輕重的效果。
聽了太史慈的話,張紘眼睛一紅,終是憋不住,哭道:“晚了,晚了!”
太史慈心頭一震,急忙扶住張紘:“先生何意?”
“伯符已經沒了。”
“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