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詔即下,等同於解開了孫權身上的枷鎖!
“哈哈哈哈!”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
“先生替我昭告九郡百姓,布下天地祭壇,即刻登位!”
張昭也是滿麵喜色,拱手道:“謹遵王命!”
孫權聽了,仰起頭來:“哈哈哈!”
“周野施舍我孫家之物,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虛名頭銜而已。”
“何況此人小氣,開口都是刺史,連州牧都不曾放心給過。”
“今我登王位,孫家於他無所求,也算是徹底擺脫了他!”
以前,孫氏的名分是周野給的。
那孫氏就是站在周野旗下的人,你要獨立出去,我就摘了你的旗,讓你名不正言不順。
如今孫權稱吳王,而周野還是冠軍侯,我還要你那垃圾名分作甚?
孫權登王位,豪族沸騰歡呼,朱然潘璋等人也是興奮的緊。
而身在北麵的徐琨等人,驚駭之後,自然是反對!
“陛下被反賊袁紹挾持,此是反賊之封,非陛下之封,豈能受之?”
“屁的吳王,伯符都不敢稱王,他敢稱王!?”
孫輔破口大罵,道:“論稱王也輪不到他,冠軍侯都沒開口,這群人抱團就敢上王位了?”
孫權宣布繼位之後,給他們安排了新的崗位,還將職位往上拔了拔,意思很明顯——識相點,跟我走。
有權有地的王,和東漢那些有名無實的郡王,可是天壤之彆。
等於朝廷允許另起爐灶,可以搭建自己的班子。
那效仿的自然不是郡王,而是戰國之王!
“寧做十年太守,不做短命三公!”
孫輔非常現實,堅定的認為跟孫權走沒有好果子吃。
天下大腿眾多,一定要找到最粗的那根抱著。
徐琨公開表示,孫氏勢力,不應承認反賊的冊封。
但他們還是麵臨了壓力,孫權繞過孫策成為了吳王,他們的鬥爭手段如果過於激烈,會率先激起內戰,破壞周野的計劃。
堅持孫策生死未卜,也就失去了意義。
在這個關頭,張紘拿出了主意:將隻有兩歲的孫紹給抬了出來。
我不跟你孫權鬥,但我還是要跟曹操鬥。
用什麼名義跟曹操鬥?
“為父報仇!”
徐琨當即下令,掛起“為父報仇”之旗,全軍掛白,向曹操動武!
你當你的吳王,但你不能攔著我給我爹報仇不是?
孫權怒了一陣之後,也平靜了下來。
“這些人不會順從於我,心懷仇恨,兵鋒必須指著一方。”
“曹操實力太強,讓他們去消耗消耗也不錯。”
雖說現在是盟友,但曹操畢竟勢大,萬一一口把自己吞了呢?
徐琨打曹操,既能損耗曹操,又會損耗自己。
等將來徐琨疲憊,自己再趁機將其拿下,一統局勢……
捋清楚之後,孫權認為自己也該做點什麼。
他派出了使者,從會稽進入交州——聯絡士燮!
聯絡之後,他得用兵。
“沛國一帶,雖有曹操為援,但曹操如今重在防守,怕是出擊困難。”
“沛國背靠汝南、南陽,實力強勁,暫時難拔。”
“即便真打下來,隻怕也是成全了曹操。”
孫權認為,長江以北打不得,那都是硬仗。
長江以南,是他很中意的地方,也是朝廷名正言順劃給他的地盤。
揚州,也是吳王的地盤啊!
“丹陽,便是著手點!”
認真分析之後,孫權認為丹陽這個地方簡直完美。
既名正言順,後方吳郡、廣陵都是自己的勢力地區。
以有名伐無道,以強擊弱。
“這個軟柿子,寡人捏定了!”
孫權嘴角,不由浮現笑意。
“哈欠!”
丹陽,有人遠道,才剛到不久。
“一路舟車,莫非是感了風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