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閻行的認知中,計劃還是從劉備那方麵開展的,即:‘劉備擊垮馬孟起,我等必往支援,而他藏匿於此,等到援軍經過,進行阻擊’。”
“如此一來,既能助劉備擴大戰果,又能削弱我等軍勢,等到馬孟起徹底敗了,我的守勢壓力也會加重。”
王平點頭,朱儁則在沉思之後道:“既然如此,我們便直接出軍,將閻行吃下?”
“不可。”諸葛亮搖頭,道:“閻行是猛將,我們又未奪取太原所有城池,一旦明攻,他可退可守,皆難破之。”
“不如將計就計,趁著他還不知消息,照常派一軍去支援雁門方麵。”
“閻行若見,必出軍擊之;而我軍則以退守為主,誘其來攻來圍,再藏一軍於後,趁勢而襲,必可破閻行。”
在閻行看來,諸葛亮隻有兩萬人馬,卻要守上黨和太原中南部,肯定不會派遣大批人馬來攻他。
為何?
一,上黨背後是河內,郝昭駐軍在此;
二,馬超一旦敗了,劉備大軍就會南下,諸葛亮不留足老本,怎麼抵抗劉備?
一旦上黨被破,那周野的回軍之路將會被斬斷!
所以,從閻行的角度出發,馳援部隊最多五千人,起的是一個策應和騷擾的作用。
但現實是,諸葛亮知道劉備必敗,完全可以留下少量人馬防守,調集重兵出擊。
諸葛亮就利用這信息差,命王平先帶五千人:“一旦交鋒,不可力敵,示敵以弱即走,進盂縣城一帶防守。”
“好。”
身體越發高大粗壯的王平點頭。
諸葛亮又吩咐朱皓:“你領騎兵千人,多帶旗幟。盂縣西北多有山林,等閻行圍困王平時,率軍插旗,以作疑兵。”
“此為何解?”朱儁不禁問道。
“將軍做第三部,統兵萬人,必會被閻行警覺。”
“閻行見來勢眾多,難免心生退意,卻見山中旗幟林立,又會猶豫忌憚。”
“閻行雖是猛將,卻不識詭道,猶豫之間,已錯失退去之機。”
“將軍趁著這時間加緊行軍,殺到閻行後方,使他進退不得,不久必敗!”
為了使計劃完美,徹底迷惑閻行,諸葛亮還玩了一個手段:人馬分流。
先將戰馬押送到前方城池,讓朱儁所部以步兵速度行進。
至於具體原因和效果,諸葛亮未再解釋。
戰馬的運送也很容易,王平所部五千人,一人騎一馬領一馬,先行上路。
其餘馬則用來拉糧,王平日行,這一批馬則夜行。
從太原南部出發,走大道往北而去。
一人兩馬,速度飛快,很快就進入了閻行的視線之中!
“將軍!”
盂縣西北,閻行所部駐紮之處,一個頗為年輕的將領快步入帳。
“德長何事?”閻行放下了手中泡水的稀食。
傅肜看了一眼他碗中簡陋的食物,內心歎息。
他們的處境很艱難,而原先太原的局勢也非常尷尬。
之前,馬岱趁著趁著諸葛亮攻擊閻行的功夫,偷走了太原北麵幾座城。
兩麵是兵,閻行壓力很大。
恰好這時候劉備來信,讓他暫撤,以免北麵馬超也南下,和諸葛亮先把他包了餃子。
閻行一退,諸葛亮就派人占據了太原重城晉陽。
失去城池的閻行,隻能在野外安家,蹲守以待戰機。
而諸葛亮又很調皮,他雖然占據了晉陽,但沒有派大兵入駐。
一座大城擺在閻行嘴皮子底下,就跟誘惑他似得。
閻行想動,又怕有詭計,隻能縮著身子、鼓著一雙眼睛瞪著。
失去補給的他,日子也越來越苦。
還好,有希望支撐著他們:等劉備挫敗馬超,就是他的複仇之時!
“諸葛亮動手了,派遣王平領軍往北,已到了晉陽以東的鑿台位置!”傅肜說道。
閻行唰的一下站了起來,滿臉喜色:“太好了,終於讓我們等到了!”
“傳令下去,告訴兄弟們,苦日子馬上就要過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