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我已查清,這小女娃是明江夫人與孫伯符之妹,又是周王親徒。”
“平日深得寵愛,性格刁蠻,頗為難纏。”
王絳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的,但還是笑道:“孩童頑劣終是孩童。”
“不錯,自己無能,卻說孩童太邪,豈不是笑話?”
趙岐大笑,道:“宋忠空有虛名,氣量太小,無法為孩童開化,不思己過,反賴幼兒,倒是極附和他的性格。”
“你方才可曾瞧見,數句之後,他便麵紅耳赤,恨不能起身與我爭鬥。”
“這數十年光陰,當真虛度啊!”
趙岐研究最深的就是孟子,接著他又引申起孟母三遷的故事,表達“孩子頑皮不可怕,隻要教導有方就有的救。”
而自己有學識、有見識、有氣量,教導一個小女孩,還不是手到擒來?
很快,他們就見到了孫尚香——一身黃裙,紮著兩個小辮子,坐在一條長凳上,正晃著一雙小腳丫子。
小姑娘長相可愛,眼睛極大,一看就是極靈活的人。
“此女靈氣充沛,必是聰慧之人,怎會不開竅呢?”趙岐一看心情就很好。
“不錯。”王絳也深表認同。
半個時辰後……
“好好念!”
“才一句書,怎半個時辰都不會!?”
趙岐自告奮勇的先上,王絳旁觀輔助。
孫尚香切了一聲:“念書有什麼用?”
“念書當然大有用處!古之成大事者,有幾人不通詩書?”
趙岐手持戒尺,口噴唾沫,打算借此開導教化。
借古引今講道理,然後頑童豁然開朗……日後史書上必留下這一筆,後世老師教孩童都拿自己來當啟蒙篇……趙岐很自然的腦補著。
誰知道,他的故事還沒開始,孫尚香大眼睛往上一翻:“先生讀過書嗎?”
“當然!”趙岐抬頭,緩緩道:“當世讀書者,能與我並論者,不過五指之數。”1
“先生讀了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孫尚香問道。
“自是博古通今。”
“怎麼個通今法?有甚用?”
“知書知言,有辯駁之才,不需動手,便可使人自愧弗如。”趙岐道。
“那你讀了這麼多年書,怎麼吵架還吵不過秦宓呢?人家才多大年紀,你比他多活幾十年、多讀幾十年書,白讀了嗎?”孫尚香哼了一聲。
“你!”趙岐胡子一抖。
旁觀喝茶的王絳嘴角抽了抽,差點笑出來……穩住。
一點小事……這丫頭確實比較難纏,趙岐深吸一口氣,臉色頗為陰沉:“孫尚香。”
“讀書使人知禮識節,如你頂撞老師,便是不知禮數,出去是要讓人笑話的。”
“哦~讀書還能使人知禮識節?這又有什麼用呢?”孫尚香接著問道。
終於上道了……趙岐鬆了一口氣:“知小禮可使你立足做人不為人恥笑,大知忠節可使你名留青史。”
“哦~~~先生讀了這麼多書,想必是知小禮、識大節的?”
“那是自然!”趙岐一臉正氣凜然。
孫尚香眼中有不屑,輕切了一聲:“你說自己是漢朝臣民,開始給皇帝賣命,後來又給袁紹賣命,接著又跟曹操,現在又來跟我師父。”
“你的禮呢?你的節呢?”
孫尚香將小臉往前湊了湊,小手往自己臉上拍了拍:“你的臉呢?”
“你!!”
趙岐氣的老背一拔,當場就舉起了戒尺。
“哎呀,你還急了!”孫尚香瞪眼。
“穩住!”
“鎮定!”
王絳急忙救場,攔住趙岐:“不與小兒置氣,不與小兒置氣。若不能容她,又和宋忠何異?”
對,宋忠!我一定比宋忠強的,我可以……趙岐深深吸了一口氣:“隻是嚇唬嚇唬你罷了。”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排兵布陣,皆自書中來。”趙岐儘量找回節奏。
孫尚香白眼一翻:“那輪得到你嗎?”
“你問過荀彧嗎?你問過郭嘉嗎?你問過戲誌才嗎?你問過賈詡、問過龐統、問過諸葛亮這大一票人嗎?”
“還運籌帷幄、排兵布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