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機是良機,此刻出擊,也一定會有收獲。”
“但,也有一定風險,或說無法將公瑾此戰利益最大化。”
荀彧道。
“說說你的看法。”
“一則曹操南歸,公瑾短時還要建功,難!”
“如此一來,東邊策應便失去了,倒不如趁機奪冀州更加穩妥。”
“二則,曹操體量為五路反王中最大,他若遭致命打擊,眾人必舍命來救。”
“如能一鼓平曹操,自是最好,但……”
但曹操的體量擺在那、實力擺在那、個人的謀略統率擺在那,即便打不過周野,拖總能拖一會?
一旦拖著這口氣不咽下去,其他四路就會亡命來襲周野。
這樣,就會形成了周野長時間一打五、且一直一打五的局麵。
無論勝負如何,對於自身的損耗都是很大的。
負責內政的荀彧,自然要考慮這點。
他跟張飛不一樣,張飛隻用嚷嚷著去乾曹操,需要糧草給他遞條子就行了。
真要到處打起來,荀彧就得收四麵八方的糧草、兵馬、撫恤條子,還得負責把這東西湊出來。
壓力是很大的
如果最終因為多年受敵而撤回,那這筆買賣就賠了進去。
“依文若之見,當奪冀州?”馬騰問道。
荀彧沉默不言,隻目視周野。
周野忽大笑起來,道:“文若之言,確有道理。”
這是要聽荀彧的了……如此良機啊……主張攻曹操的人暗呼可惜。
就在這時,周野突然話鋒一轉:
“但公瑾敢賭,我又如何不敢賭?”
“若勝,則重創曹操,乃至將其誅滅;若不能勝,退回即可!”
主張攻曹派大喜,紛紛道:“大王英明!”
“文若,準備往汝南、沛國方向,增兵十萬!”周野一揮王袖。
荀彧毫無異色,拱手道:“喏。”
“此事已定,諸位暫退,我和文若再商議調兵一事。”
眾人告退之後,周野的笑容立馬有了變化:“文若,你可知我為何留你?”
“大王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您的目標,絕不是曹操!”荀彧道。
周野大笑,道:“不錯!我的目標是不是曹操,也不是奪下冀州。”
“奪下冀州,曹操還在,隻不過搶了他幾塊地盤而已,麻煩尤在。”
“我要做的,是將他滅掉!”
荀彧會意點頭,聲音壓低一分:“揚州增兵,孫權早已知之。”
“如今公瑾獲勝,大王卻往汝南沛國添兵,孫權便會誤認為大王要擊曹……”
荀彧知道周野的目標,而周野也完全認同荀彧的提議。
之前的,不過是一出戲而已。
“汝南沛國,可以襲曹操,也可以掉頭去打下邳廣陵啊。”
周野走了過來,拍了拍荀彧的肩膀:
“揚州已增兵,如今汝南十萬再添。”
“東麵之戰,共要三十萬兵,你可要抓緊了!”
“喏。”
荀彧拱手,麵上有疑惑之色:“大王對此戰,似乎頗為重視。”
“當然!”
周野點頭,臉色嚴肅了幾分。
“進攻和防守,從來不是一回事。”
“誅滅之戰,講究的就是一個滅字!”
“如果滅的不夠乾淨,那將毫無意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