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糜芳走了之後,朐縣這邊所有大船都得銷毀。
丁奉和留守之人,大概率會被海水堵住,死在孫權手下。
“丁奉早有準備。”丁奉點頭,道:“若僥幸退了反賊之兵,往家主遣船過來。”
“這是自然。”糜芳應付似得點頭,並沒多在意。
退孫權之兵,可能嗎?
不過,有丁奉殿後,他倒是放心多了。
隻是留下錢糧財物時,歎息一聲:“要了東西又無福消受,終是便宜了孫權。”
將事情交付丁奉後,糜芳帶上家仆心腹,護著糜貞,離了碼頭,往海那邊去了。
看著糜家人離去,而自己等人留守下來,丁奉麾下軍士鬨起了情緒。
他們本就是孫賁的人,新歸丁奉,而丁奉既年輕又沒名氣,更談不上對他忠誠。
丁奉沒有絲毫背景,是從底層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人,他清楚的知道這些人心裡想的是什麼。
所以,他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他將糜芳留下的所有財寶,許給留守之軍!
“若我計成,一戰敗孫權,財物諸君各自取回,以作賞賜。”
“若我計不成,死於敵手,諸君攜財寶以降孫權,亦可得其賞!”
眾人一聽來勁了:無論輸贏,自己等人都不虧啊!
也有數人心生歹毒,拔劍暗近丁奉,突然襲之。
丁奉早有所覺,挺矛刺死幾人,冷笑道:“有能殺我獻首者,也算他本事!”
他原先帶來的心腹,加上後收攏的可靠軍士立即擁出,將那幾人頭顱砍下,以號令部眾。
在軍中混,尤其是這樣的中低層混,單有心機還不行,你還得有砍人的活計!
要麼就像周瑜陸遜,出身高人一等,自帶私兵護衛。
丁奉恩威並施,眾人皆服。
“點火,燒掉糜家!”
在確定宋謙已距糜家不遠後,丁奉下達了第一個命令,便帶著兩千人火速往朐山退去。
“丟掉銅鐵之物,走得快些!”
沒走多少路,丁奉又一次下達命令。
眾人雖心有不舍,但丁奉說的也確實有理,何況銅鐵值錢有限,丟便丟了吧!
且走且棄,體力不好的把糧食也丟掉了些。
沿途,錯錯落落,不是銅錢,便是糧食。
宋謙將近糜家,見前方火起,急命人探:
“糜芳早退,留丁奉守家。”
“丁奉畏懼,燒糜家而退。”
聞言,宋謙大笑:“那糜芳前些日子不是硬的很麼,如今怎逃了?”
“他怕死,留下的丁奉同樣怕死!”
宋謙在孫權手下是一軍之將,統兵萬人,哪會把一個無名小輩放在眼裡?
見火勢熊熊,他立即催促道:“糜家多財,天下共知,加速行軍,免得都讓火燒儘了!”
“將軍,得了財寶,我們有的分嗎?”軍士們興致高昂。
“自然!”宋謙許諾。
“殺啊!”
諸軍聞言,士氣振奮,加速而趕。
抵達糜家時,救火已成不可能,眾人一陣泄氣。
宋謙大怒:“丁奉小賊,竟敢壞我好事!”
他又對部下道:“敵人倉促而走,必攜重寶,速追之!”
眾人一想也有道理,卯足了勁又趕。
出糜家沒多遠,見路上散落錢糧財物,個個驚喜。
“我如何說得?”宋謙哈哈大笑。
ps:丁奉——丁奉是孫吳勢力最容易被低估的人之一。
這家夥是典型的白身起家、毫無背景,全憑軍功和能活在士族遮天的孫吳勢力乾到大將軍、大司馬。
他是怎麼混起來的呢?拚起來的,史書記載他——數隨征伐,戰鬥常冠軍!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
而且他三國誌準確記載的百人斬選手——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是本人獨斬,還是率部斬,存在爭議)
除武力外,丁奉‘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敢拚命、知謀斷、會站隊,還特麼賊能活。
不過這家夥有個和王平一樣的缺點——不識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