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有子暠、皎、奐。
孫暠跟孫權是堂兄弟,年長於孫權。
原本,他應該和孫輔一樣,不服孫權,並且想單乾。
但他跟孫輔不一樣,孫輔喜歡抱大腿,孫暠貪心比較大——他不服孫權,但更不服周野。
他認為,孫堅打天下的時候,他們孫家兄弟沒少出力,憑什麼給你周野?
因此,站到周野對立麵的孫暠,除了抵抗沒有多餘的選擇。
孫權點頭,道:“北麵之事,便交給子明你了!”
“大王放心!”
在賀齊、蔣欽兩軍離去後,孫權一刻都不敢耽誤,帶著人和新增的兵馬,火速趕向彭城。
“各路援北之軍撤回,前往彭城!”
不容有失,故不敢輕視。
誰知道臧霸之後,會不會還有大軍來?
就這樣,孫權還是擔心來不及,命身在東海的董襲就近回頭,馳援彭城!
孫權回防,北麵便落到了呂蒙肩上。
“聲西擊東,雖來的突然,但我等距彭城太近。”
“隻要臧霸在短時間內無法擊破彭城,便是徒勞。”
呂蒙琢磨著,隨後笑了:“看來周王用兵也有不當之時。”
看似巧妙驚人,但隻要孫權回去的及時,問題便不大。
唯一影響的,隻是孫權對北力量空虛,無法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剿滅周瑜和爭奪地盤。
但,地盤在曹操手和在孫權手有區彆嗎?
誅滅逃至末路的周瑜,一萬兵和十萬兵又有何區彆呢?
隨後,呂蒙進一步對前進的蔣欽、賀齊做出具體指示:
蔣欽往正北而行,主要負責控製東海,同時將周瑜等人往東邊海麵趕,注意不要和曹軍起正麵衝突;
賀齊往東麵穿插,靠沿海而行,防止周瑜從海麵逃竄。
如此一來,蔣欽、自己、賀齊加上曹操,便形成了四麵圍籠。
周瑜,插翅難逃!
琅琊郡,莒縣。
周瑜、太史慈、魯肅孫輔等人,在此成功碰頭。
多方人馬合在一塊,隻剩兩千人。
“加上城中餘糧,也隻能支撐一日。”魯肅歎道。
“蔣欽一路往北,出現在我們西麵;賀齊沿海行軍,正往海曲趕去。”徐琨眉頭深鎖:“曹洪已追來了,憑我們這點糧食,守城隻怕也是死路一條。”
殘兵將儘,糧草亦將儘。
城不能守,退又被困囚籠中。
眾人都陷入了沉默。
“向東突圍。”許久,周瑜才道。
“東麵是大海!”太史慈提醒。
即便能突破賀齊的防線,茫茫大海,也是死路一條。
周瑜取出一信,交於眾人:“弟向海行,自有人接應。”
顯然,是周野秘傳給周瑜的信。
“看來大王布置了人馬接應……”太史慈喃喃道。
“怕隻怕我們等接應之時,被人趕到海邊亂屠啊。”徐琨苦笑。
雙方又不能隔空通話,哪能同一時間出現在同一地點?
一天能撞上那都算快的,但一天時間,也足夠讓賀齊把他們趕下海喂魚了。
除非,有能乾掉賀齊!
但賀齊部署足有萬人,憑一群肚子都填不飽的人,拿什麼去乾賀齊?
“事到如今,隻能依計而行。”周瑜搖頭。
“曹洪距此不過五十裡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