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坐鎮開陽,既可以和曹操奪琅琊,又能保障身後的東海。
若此刻退兵,那這兩郡之地,等於拱手讓出!
可這一次,孫權不是在跟呂蒙商量,而是命令他撤回。
“不容有失……”呂蒙歎了一口氣。
失了北麵之地,隻是擴張失敗,並不會威脅到孫權的存亡。
更何況,曹操和孫權現在的同盟關係依舊牢不可破。
而一旦南麵被抄,等待孫權的將是覆滅之危。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呂蒙開始率軍往南邊退去。
這可把曹操高興壞了,他當即命令曹洪進軍開陽,占領琅琊。
“東海人馬本就不多,呂蒙一退,大王可以著手接應東海。”董昭趁機提議。
“此言正合我意!”曹操頷首,問道:“你認為誰可擔東海太守一職?”
東海歸曹後,這將成為曹操新的邊界地盤,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滿伯寧不可!”董昭道。
“之前兵敗之時,唯有他最早察覺,確實是大將之才!”曹操讚許點頭。
曹純曹洪和孫權部隊鬨出摩擦,也是滿寵反應最快。
“以滿伯寧為東海太守,領撫海將軍,進東海郡!”
東海郡,郯城。
因孫權麵臨危機,大規模調兵南歸,堵在這的人已不多了。
董襲撤回之後,留守之軍基本失去了繼續攻城的能力。
而頑強防守的黃蓋,手下也隻剩下千人不到。
城內多次有人主張:可以往東麵突圍。
“隻恐呂蒙後發而至。”黃蓋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而這一次,呂蒙同樣撤回,黃蓋的顧慮被徹底打消。
他率部撤出防守多時的郯城,一路往東而去。
彭城大營。
孫權時刻都在關注著淮陵的戰局,以及呂蒙撤回的情況。
見張昭從外而來,孫權急問道:“先生,子明到何處了?”
“大軍行進較慢,他率輕騎在前,已離了東海進入下邳地界。”張昭道。
“那就好,那就好!”孫權連連點頭,道:“有子明坐鎮,孤便放心多了。”
“淮陵方向,守勢如何?”孫權再問。
可彆在呂蒙趕到之前就崩盤了……
“城池尚在,有伊禮等人襲擾,高覽一時難以功成。”
又是一則好消息!
孫權心裡的石頭,就像是疊成了一座山,聞言一塊塊落下。
因後方不穩定,軍中士氣都有些低迷——這是孫權認為自己還沒有拿下臧霸的原因所在。
“高覽無功,又有子明前去,淮陵必安然無失。”
“諸君不需擔憂,當痛心勠力,攻破臧霸,一振軍威!”
孫權再次召開軍前會議,謀劃下一場對臧霸的打擊。
會議之上,伊禮派人送了些新的消息來:“高覽攻城無果,昨夜派人四處燒船;戰船難以俘獲,他便派軍士沿湖燒百姓漁船、商船。”
眾人聽得一愣。
這是在乾嘛?
“此賊攻城不成,有功難立,以燒船泄憤?”孫權冷笑。
張昭也趁機打配合球來安撫人心,道:“高覽雖兵勢眾多,來勢洶洶,周雲天兩用奸計,卻難耐我何。”
“虎頭蛇尾,不過爾爾!”有人當即附議。
眾人點頭之際,外頭有人狂奔而入:“臧霸退軍!”
“什麼!?”
從上到下,都吃了一驚。
臧霸雖然被壓著打,但糧草充沛秩序未亂,軍隊還遠遠沒到必敗的境地,為何突然退軍?
而且退的這麼急!
行軍打仗,進退都要有度,劣勢之下倉促而退,是極有可能造成潰敗的。
這家夥突然傻了?
“莫非是奸計?”朱然眉頭一挑。
步騭出列,雙手抱拳:“大王可先遣兩軍探路,若是奸計,即用後軍接應;若無奸計,則趁機而進。”
孫權思索片刻,點頭:“如卿之言!”
“鄧當!”
“張記!”
二將應言出列。
“你二人各領軍兩千,張記當先,鄧當隨後接應,孤親統大軍在後!”
“領命!”
打發走二人後,孫權又做出了一手安排:讓人給曹操方向傳信——臧霸敗了,準備策應奪取沛國!
沛國北麵,全是曹操的地盤。
臧霸大軍。
全軍急匆匆而走,營帳都來不及收。
好在退回邊界就進入了沛國地界,走快點能趕到天黑之前回去休息。
軍中上下卻是一片納悶。
“彆問我,我也不知道!”
臧霸很鬱悶。
這一仗從打開始,他就一直鬱悶到現在。
平白無故的進攻,平白無故的挨揍,寸功未立,又平白無故的撤退。
我是誰?
我乾了啥?
我來這乾嘛?
走的這麼匆忙,我會不會挨打?
突然下達這個命令,是不是有什麼驚天密計要傳授給我?
鬱悶的臧太帥,還是隱隱有些期待……終於,他的期待實現了!
一匹快馬自西而來,送給臧太帥一封信。
“誰的?”臧霸問道。
“荀相!”
哦,是大管家的,必有妙計啊。
臧霸樂了,正要拆開,被來人擋住:“召集諸將同觀。”
“這……”
“這是荀相的意思,也是大王的意思。”
那沒辦法,臧霸隻能依計而行,把大家夥都給叫了過來。
孫河侯諧等人因為撤的匆忙,心裡忐忑的同時也滿是狐疑。
大小將領、校尉、都統,都被臨時召集了過來。
一個個滿臉期待的看著臧霸。
臧霸微笑,取出信來:“有密計在此。”
眾人一愣,隨即大喜。
“元帥果然了得!”孫河旁一個統領對他道。
“不錯!”孫河暗暗點頭,喜色亦濃。
“將軍快看吧!”有人催促道。
“急什麼?”臧霸笑了,道:“有密計在,還愁不能破孫權小兒麼?”
話雖如此說,但他還是將信拆開,啪的一聲拍在桌上。
嘩!
眾人把頭伸了過來,滿臉期待與喜色,眼睛睜的圓圓的,嘴角咧開——
“什麼!”
很快,咧開的嘴角裡爆出了驚恐的聲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