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且答應此人說??隨後便來??,以暫穩潘璋等人。”
“我等趁機暗召家兵,於城內貼榜明示,借周王與孫伯符之名呼喚誌士。”
“如此,可借眾人之力殺出城去。”
“我等一走,吳縣必生事端,潘璋等為穩大局,短時無力來追,便可趁機脫身。”
聽完兒子的話,陸駿麵色愈緊:“如你所言,陸家這便要冒險了……”
“緊要關頭,優柔寡斷,反受其害!”少年起身,拔劍道:“今日不冒險,來日必被屠族!”
陸駿猛地回過頭,牙一咬:“好,如你所言!”
“你去召集家兵,為父手書告示,散播吳地!”
父子倆分頭行動,陸駿先出門將來人打發走了:“回去告訴朱太守,說陸駿等我兒歸,稍後便來。”
“是。”
見來人退去,陸駿急入門,開始奮筆疾書……
傳信之人回告,言稱陸駿已答應,稍後便至。
“先生妙計。”潘璋朱治皆道。
“不敢!”闞澤連忙搖頭,歎道:“吳會同氣連枝,合力扛周,陸家卻獨做叛徒,切莫怪我啊。”
“陸紆死後,陸駿執迷不悟,取死有道,怎能怪你?”朱治搖頭而笑。
時間推移……
其他幾家身在吳縣的主事之人都趕到了,依舊不見陸駿父子身影。
潘璋心生疑惑:“莫非他有所警覺?”
“差一人去催催便是了。”張家有人道。
差原先送信之人,照舊去請。
“怎還把門關上了?”
送信人見大門緊閉,翻身下馬,走到門前。
砰砰砰!
“開門!”
嘎吱!
大門倏然拉開,一劍縱劈下來,送信人慘叫一聲,死在原地。
周圍眾人大驚。
隻見一少年持劍踏步而出,喝道:“孫權弑兄登位,吳會諸族追隨反賊,自取死路。”
“今周王大軍已至,吳會不日將作齏粉。”
“欲為孫伯符報仇者、欲誅反賊孫權者、欲活命全家者,隨我陸家反出城去!”
劍一舉,身後武士賓客當先殺出,男丁、家仆護住婦小在後。
“殺!”
衝殺之中,沿途散出抄錄告示。
告示中曆陳孫權與吳會諸族之罪,並稱不知棄暗投明者必死無疑。
陸家已成為周王內應,從之者可活。
又有文稱周王來攻之時,平民隻要不幫助豪族守城,便可保全性命。
“各家可暗造‘周’旗,但凡身家清白者,城破之時將‘周’旗掛出,可得幸免!”
“吾亦知兵馬未至,諸位便懷僥幸之心,待曲阿、陽羨等城破之時,便需醒悟。”
“此番戰,周王誌在世家、豪族、山越等反賊亂黨,與庶民無怨。”
“莫將身家性命,替他人白付!”
陸家父子不但要跑,跑之前還要把挑撥離間玩到極致,給吳會眾人來個內部開花。
城內有膽大的孤身平民,抱著搏一把的心理,抄起一根竹竿就跟上了陸家的隊伍……
也有孫策舊黨,想反無力的,拿出藏匿的兵器跳了出來,在大街上砍翻軍士,大吼道:“為伯符報仇!”
“為伯陽報仇!”
“救出夫人!”
靠近陸家隊伍所在,眾人膽色雄壯,紛紛跳出。
吳縣之中,從者數千人,直撲城門底下,見阻攔者便殺。
軍士不知所以,被擊的大敗奔走。
百姓混亂,亂成一片。
還在太守府內苦等的眾人等到了一片混亂。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