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時間,陽羨隻怕已經交戰。”
“周野人馬雖眾,行動較為緩慢,但曲阿之地,距丹陽近在咫尺。”
朱治滿懷擔憂。
張遼雖然凶名赫赫,但守在陽羨的人並不少,張遼想要打出成績其實並不容易。
難的是曲阿。
曲阿北麵的丹徒已被諸葛亮占領,周野大軍又要壓來,能拖多久?
“嚴曼才用此前周瑜之計,引水入周野必經之道,以造沼澤之地。”闞澤道。
雖然人馬被孫權抽走不少,但吳會地方對於周野的防備可未鬆懈過。
能用上的地都用上了,能加高的城池都加高了,防的就是他有一天突然打了過來。
吳會兩郡之地,構建的類似工事有大小二十餘處。
聽到這話,朱治依舊擔憂,最終道:“倘若戰事不利,應當立即放棄前線,保存實力,退守吳縣。”
“諸位以為如何?”
“無異議!”潘璋點頭,道:“吳會諸族皆同意以吳郡為前線,而吳縣又是吳郡重中之重。”
“倘若分地不可守,則眾人抱團死守此一點,耗死周野!”
吳縣之外,同樣在加構,達到擴大防禦體係的目的。
“傳信前線與吳會諸族!”
吳會各方勢力都做出了響應。
同時,陸家叛出一事,也被他們探知。
“早已說過,陸駿一家不可信!”
“前番眾人皆言辭淩厲,唯有陸家唯唯諾諾,原來早已通敵!”
“先抵野賊,等野賊退去,再將陸家屠戮殆儘!從黨者皆殺!”
也有吳郡的大族派快馬來吳縣,督促朱治潘璋等人先斬趙氏,以儆效尤。
身在會稽的焦矯詢問傳信之人:“前線戰況如何?”
“尚未傳來確切消息。”
“可有應對之法?”
來人如實奉告。
“張遼隻有三萬人?”焦矯搖了搖扇子,腦袋往前探了探:“陽羨守軍多少?”
“原守軍萬人,祖郎帶山越援軍萬人,守在城外策應。”來人回答道。
焦矯不太懂戰事,詢問身邊賓客:“能擋麼?”
“兵書曰‘五則攻之’,非五倍之地,難以取勝。”賓客回答道。
“哦!”焦矯放心了:“如此說來,張文遠要破城也不容易。”
“怕隻怕周野那廝厲害,這瘋狗可是啃遍天下。”焦矯又歎了一口氣。
大族的心一定要安……來人又道:“曲阿已在全力防守,若曲阿有失,當守吳縣。”
“若得各位增援吳縣,吳縣便可彙聚吳郡男丁,自可守住。”
要錢來的……焦矯眯了眯眼,道:“此前錢糧可不曾少給,我們也已算過,足夠戰上數月了。”
“若要擴充人馬,隻怕不夠。”來人低了低頭:“人手,也有些不夠。”
焦矯身體猛地往前一傾,老眼盯著來人:“還要人!?萬一吳縣沒守住,人被你們要走了,我們如何自保?”
這時一個賓客站了出來,道:“若吳郡被破,我們即便手中有人,也守不住。”
焦矯沉默了一陣,慢吞吞道:“會稽十三城,在朝廷之冊的有五十餘萬人;大族有三十餘家,在冊人數外,藏口十五萬左右。”
“加上南麵山越、東麵海寇,約有七八十萬人?”
“但先前助王朗對抗孫策,激戰年餘,連殺帶劫,死去十餘萬人。”
“如今我們能動的人,也不多了。”
來人拱手:“守住吳縣,才得安寧。”
“各族尚有人可用,亦可民間募兵,再征山越出手。”賓客亦道:“他們同樣畏懼周王,已派人來過多次了。”
啪!
焦矯撇了扇子,盯著這賓客,嗓門尖銳起來:“征調如此多人馬,不要錢嘛!?”
“焦家主,退了周野,錢才能花啊。”來人言語含蓄。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們給的可不少了!”焦矯一揮手:“且先退去吧,容我們再考慮考慮。”
頓了頓,他又道:
“我焦家再添五萬石糧,讓人一同送往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