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大為讚賞,曹操這個長子確實沒話說。
“你書信一封,我讓人傳於你父,以報平安。”周野又道。
曹昂連忙行禮:“多謝大王!”
和曹昂的信一塊,周野也回了曹操一封信。
同時,他離開鬱州山島之前,還給了孫策兩封信:“有此信在,伯符平安。”
孫策正要打開。
“你就是這裡不講究!”
周野樂了:“好歹也要讓我走了再看。”
“是是是。”
孫策尷尬的撓了撓頭。
船隻離岸。
島上兵馬動的不多,但高層調動很大。
除孫策、張紘、黃蓋、周泰尚留在島上外,周瑜、魯肅、蔣欽、丁奉暫時停留,準備打一波秋風再走。
其餘人包括降軍在內,全部被周野帶走。
島上將領,本就嚴重多餘,放在這有浪費之嫌。
等周野的船看不見了,孫策才急忙拆開了信。
看完之後,他久久無言,又抬頭望向遠去的船隻,嘴唇動了動:“姊夫……”
信,是周野留給孫策的,也是周野留給曹操的。
萬一,萬一有哪一日,曹操僥幸登上了鬱州山,這封信交給曹操,可以為孫策保命。
信中周野告訴孫策,隻要兵敗即投降,無需死戰,也不要逃離——孫策沒法離開鬱州山島,這是他的活命根基。
在給曹操的那封信中,周野第一次擺下身姿說話,請曹操不要傷害孫策等人,並且讓孫策繼續留在鬱州山島上。
作為交易條件,周野不會傷害曹昂。
周野是不主張投降的,周野也是素來隻說狠話不說軟話的,所以這兩封信,讓孫策內心難以平複。
“你對孫策格外的好。”係統道。
“我也是有喜好與厭惡的,我也是想彌補遺憾的。”周野道。
“彌補遺憾?”
“給孫權一個淒慘,給孫策一個圓滿,這就彌補了我心中的遺憾。”周野笑道。
許久後,係統才道:“對錯難論,黑白隻在人眼中。”
周野從島上退回,開始陸續布置撤軍的問題。
除撤軍之外,還有軍改之事也拖遝不得。
征東鎮東平東安東體係是為了針對吳會和徐南,現在這裡威脅已被完全拔除。
而徐州,又一直是由徐琨這批人鎮守。
如何將新老將領與軍隊兼容,人儘其用,也是周野麵臨的問題。
給周瑜設立的兩江都督,就是周野新的軍隊體係建設想法:建立不同兵種,和防線軍隊平行。
一個地方堆太多人才肯定是不行的,一是浪費,二是矛盾自然產生。
把周瑜等十個重要將領,和張遼等人塞一塊,守一個徐南,肯定是不現實的。
“將公瑾、興霸等擅於水上作戰的將領抽調出來,獨立於五大地方軍之外。”
“需要時,協同作戰,平時也無衝突,更利於壯大軍勢。”
周野和郭嘉諸葛亮等人談了自己的想法。
“此法甚妥!”幾人點頭認同。
“長江、淮河皆平,能用上水戰的,似乎隻有入益州。”賈逵麵帶疑色。
這也確實是構建新軍的問題:水軍有可能會多餘。
水上敵人有限了,你造那麼強水軍有什麼用?
“那還是水軍不夠強。”
周野笑了,道:“若船隻夠大,可橫江渡海,可沿東海下南海,從水麵去擊士燮。”
“也能由黃海入渤海,去打曹操的青州、冀州。”
賈逵聽了下意識的搖頭:“這怎麼可能……”
其他人沒說,聽到周野這話也覺得想法太大了。
那對戰船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啊……
靠著海走的大船,現在大部分人都能造出來。
但要靠著海走,跑去打擊敵人地盤,那可不是能走就行。
你得對陸地造成威脅,能帶充足的物資,能讓部下順利登陸。
“這自然有可能,隻是你們的想法過於局限。”周野笑道。
其實漢末的造船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到了三國時代,孫權甚至能派人臨台灣、至遼東、高句麗一帶。
他繞的路,比周野之前說的還要長。
當然,行駛是一回事,發揮出相當戰力又是另外一回事。
“隻要水軍足夠強,戰船能夠跑的到,但凡敵人靠水之處,便是水軍用武之地。”
或成規模攻擊,或時襲時退,讓曹操痛苦、讓曹操難受!
這句話,表達了周野的決心。
他能調動的財力、物力、人力、技術基礎,遠超過了東吳時代的孫權。
他很有信心。
在敲定好這個想法之後,周野將太醫宮設立在下邳淮陵。
一座巨型功能建築,有利於新收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完成這一切之後,周野下達了撤軍命令。
三十萬主力大軍,除了留防部隊除外,其他陸續開撤。
“看來大王短時間不打算對曹操大規模用兵。”諸葛亮若有所思。
“接下來打誰,確實是個問題。”郭嘉一歎,道:“沒有孫權這麼好的目標了。”
“嗯……”諸葛亮點了點頭:“大王先前的水軍想法,也證實了這一點。”
周野的選擇,大概率不是大規模攻擊曹操,而是不斷的去折磨他……
郭嘉吸了一口煙:“從海登陸去揍曹操,我倒是頗為期待,會是哪般景觀。”
“要是哪日弄個幾千條大船,派個幾十萬水軍,突然登上曹操後方。”
“咱們再從正麵擺開五六十萬人,一麵從海、一麵從陸地,百萬大軍往裡壓,曹操得尿褲子!”
許褚哈哈大笑。
兩個聰明人聽了,都不禁搖頭:想啥呢,憨批!
ps:補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