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抬眉:“太後所言,是製度問題。”
看來曆經起落,又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之後,地位在最高層的何後,還是看出了不少問題。
說透了,是士族世家問題。
豪族被打滅了,但有官員就會有士族,現在的士族因周野強勢不能抬頭,但往後的士族呢?
他們既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也能利用條條框框的影響力,來分割皇權,束縛君王。
更要命的是,
“是什麼事,突然讓太後對朝政感興趣了?”周野笑問道。
何後衝著一旁的劍侍招了招手:“拿過來。”
“是。”
須臾,一個錦盒擺在了周野麵前。
修長的手指打開錦盒,從中取出一封封折子,交到周野手中:“你自己看看。”
最上麵三封,署名分彆是:大司農張義、廷尉宣璠、少府田芬。
三人,位列九卿。
在周野初立朝廷,清洗原朝廷官員時,三人提前認慫,留了下來。
往後,則是侍中李用、侍郎張吉等人。
前前後後,有數十人之多。
信中所言之事,隱晦表示願意扶持太後重掌大權,還有則是借糧價說事。
“糧價高而傷民,降之有利天下。”
“太後親主此事,既利大漢百姓,又收天下之心。”
——這是大司農張義的原話。
廷尉宣璠也認為,周野拔高糧價,最終也不會利於自己。
他們將在朝會上提出此事,但需要太後支持。
周野看完了,表情淡然:“膽子不小。”
“權心使然。”何後搖頭:“在位而無權,便會謀其權。借民發聲,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他們敢這麼做,無非是認為百萬災民,我也為之焦頭爛額。”
“到時候我借坡下,將糧價一降,他們最少也能大攬一波名聲,甚至趁機抓回一些權力。”
周野冷笑一聲,道:“算盤打的不錯,看來有些事也該去做了。”
這件事,張義等人做的過分嗎?
並不過分,可以說很正常。
話說的好聽點,他們是忠漢之心不變,士族本色不改。
趁機拿回士族之權,防止周野專權。
但站在周野角度,也可以把話說難聽:吃裡扒外,不是東西!
命是我寬恕的,官是我點頭你們才能當的,還在這給老子上眼藥?
“此次借糧價發難,關乎百姓,稍有不慎便會敗壞名聲,你可不要操之過急。”何後善意提醒。
周野仰頭一笑:“以往操之,太後都是催急催快啊。”
宮裙角忽然一震,何後抬起眸子,給了周野一個致命的白眼。
眸子深處,彌漫起一層霧氣。
“百萬張口,日夜要吃,你的糧可足?”
周野喝完了杯子裡的酒:“我知太後深淺,太後豈不知我量足?”
何後猛吸了一口氣,兩條白蟒似得腿交在一塊:“你說的哀家有些乏了~”
“臣扶您進去休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