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羌王和下任羌王都被殺,蒼鬆、姑臧、休屠、宣威四城囤積之羌族兵力,或逃或降。
武威境內,羌族徹底瓦解,被俘之眾前後達兩萬餘。
涼州危機,徹底解除。
開來的羌族援軍,也被抵擋在了蒼鬆城南部,無法進入了武威境內。
羌族援軍攻城,閻行來援,徹底破滅了羌族再入武威的可能。
閻行緣何會到此呢?
徐庶終不是易於之輩,在更充分的了解涼州情況後,他在關羽出事之前,還是判斷出了內部出現問題。
並且,提議劉備派遣閻行來援。
閻行是西涼人,用他去可以少調並幽之士;既能保持劉備自身對大局的掌控力,而閻行的能力又能保證勝率。
來援的羌軍並未第一時間退去,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姑臧一帶的戰況。
直到,徹裡吉被殺的消息傳來時,羌軍立刻大退。
他們敢攻蒼鬆城,就是認為徹裡吉在內為策應。
徹裡吉都倒下了,他們在這乾嘛?等死嗎?
羌軍一撤,閻行即進,又是一場大勝。
姑臧山上,關羽帶著醃製的徹裡吉、迷當、符雙、顏俊等人頭,再次祭拜徐揖、周倉以及陣亡的諸多將士。
隨後,揮師至蒼鬆。
至此,羌族徹底無反擊之力。
他們非但不能再進入武威地區,原先囤積在金城郡的人馬也開始倉皇退去。
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將會是劉備軍的大舉而入。
除非,他們選擇投降。
而現在看來,羌族除了投降之外,似乎沒有彆的辦法了。
主戰份子都跟著徹裡吉和迷當打了過來,要麼死要麼降。
留在金城和羌族領地之內的,隻有兩種人:
一種是習慣了跪著跟大漢說話的,這種人寧願日子苦一點,跪著乞求漢家給點東西,也不願出來作亂;
還有一種是騎牆派,強硬派徹裡吉)打得贏,他們就跟著出來打;強硬派打不贏,他們就跟著後麵的一塊跪。
原先,徹裡吉敢動兵,部分考慮就是劉備有周野這個狠人在後。
誰知,周野非但沒有背刺劉備,反而撐了關羽一把呢?
果然,在關羽駐軍蒼鬆的第二日,金城方麵的羌人就匆匆派出了使者,表示願意歸降劉備,請罷兵戈。
一方麵是慫,一方麵是戰力有限,一方麵也是真的窮。
打不過大軍,攻不下城池,就吃不到補給其實涼州的補給也有限),全靠後方支撐,後方又是空的。
關羽讓閻行率軍進入金城郡,兵鋒未接,金城全郡光複。
閻行失於計較,將所有暗通羌族的涼州本地人,直接走金城東邊往漢陽冀縣送去,交給劉備處置。
令狐邵得訊苦笑不已:“這不是給大王找麻煩麼?”
不殺,難明軍法;殺了,敗了涼州人心。
叛徒很嚴重嗎?
那是對於內郡人而言。
在涼州這塊地,叛變就像吃飯喝水那麼簡單,馬騰韓遂哪個不是左右橫跳起家的?
換而言之,劉備處決這批人,那他麾下很多人都能被處決,涼州也有大片人可以獲罪。
但如果閻行直接在前線砍了,那無非就是一將濫殺,扯不到政治問題。
關羽搖頭,道:“彥明也有難言之隱。”
“嗯?”
“他是金城郡人。”
令狐邵無言,唯有一歎。
“世人皆有兩難之時,人之常情。”關羽麵色有異:“兄長心懷大誌,又接連受挫,今被困於西涼一地,位居最高,所受兩難最多。”
令狐邵頷首,深以為然。
外部壓力,內部紛爭,各方矛盾……自然是劉備受的最多。
正說話間,隔壁營中傳來哄鬨聲,關羽問道:“何事?”
軍士不知,反倒是有人登門:張猛。
“雲長公。”張猛行禮。
關羽趕忙離座來扶:“張太守何須如此?”
張猛對關羽,是既感激又敬佩,當下也不拐彎抹角:“眾人所議,與令公子有關。”
令狐邵麵色微變,隨即帶著些許憤然道:“將軍立下如此大功,眾人為何不能容此小事?”
“此事不小,卻可揭過,隻是……”張猛搖了搖頭,歎道:“若是將軍信我,我便直言了。”
“請。”
“昭王雖是外來,卻以仁待厲,甚得人心。”
“西涼之地,多是暴凶之徒,眾人未曾受過如此大恩,因此對昭王是感恩戴德。”
“但,昭王外來,這是不可更改之實情;爭權奪利,是人心難免。”
“昭王欲統大局,必以並幽之士製西涼;而涼州之士欲守住家鄉基業,又必起抵觸之心。”
“這種抵觸,或許不會衝著昭王去,但一定會衝著並幽之士來,最後還是落在昭王身上!”
張猛這話很好理解。
說得通透一些,作為涼州老大,劉備自己拿一份好處占個首位,眾人無話可說。
但他從外麵帶回來的人?
涼州十二郡,郡守就隻有十二個空缺,你外地人占了,本地人就沒了名額。
憑什麼?
我家世代在此,憑什麼讓給你一個外人?
良田、牧場就那麼多,外人每拿走一分,都是從涼州人嘴裡掏過去的。
他們能答應嗎?
而就關羽這群外來者而言:我們追隨大王建功立業多年,難不成大王在涼州當王,我們連個高官都撈不著?
這種矛盾,是必然存在,不可緩和的。
如果有辦法,那也隻有一個辦法:有錢,有資源。
禦下跟養豬是一個道理的,吃得飽了就不會哼哼唧唧。
周野麾下那麼多人,真是個個都是大好人?無非是大王喂得飽而已。
有吃的吃飽了,沒吃的被砍死了,所以周野說啥就是啥。
除了錢多,還得拳頭硬。
這兩樣,劉備都有點缺。
兄長的難處,關羽如何不懂?
此戰雖勝,但周倉和一大批並幽精銳戰死,支撐劉備的涼州本地實力派徐揖戰死。
涼州其他人不反撲,更待何時?
關羽麵色淡然,看向張猛:“那張太守來尋我,可是替眾人發話,向關平問罪?”
“張猛豈是恩將仇報之人?”張猛當即搖頭。
他來這裡,是給關羽拿個主意的。
關平帶回去,到時候劉備那也得頭痛,眾人隻怕會折騰個不停。
所以,他建議關羽將關平留在武威。
“彼時,我一力保之!”
“大王若下令問斬,我不放人便是,或隨意找個借口搪塞過去。”
“大王知我心意,不會為難;而在武威之地,顏俊即除,涼州其他人也奈何我不得,公子可得安生。”
“隻是……前途頗為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