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恢命麾下軍士大叫。
北營之兵本在抗拒對岸之敵,忽然北麵來人,又如何喊叫,更縱火燒了營盤,怎能不混亂?
“此必是敵人詐謀!”
“他們還分出了人馬渡河!”
戚壯反應倒是不慢,提著一支人馬準備往北迎敵。
趁著這勢頭,渡河的益州軍奮力向前,成功登陸!
戚壯捉襟見肘,又難以速破一路之敵,兵營在搖擺之後,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隨著火勢壓了過來,兵勢也向中路大軍敗去。
“不準退!”
戚壯帶著幾個蠻兵護衛連殺多人,意圖控製敗軍向中路蔓延。
真要是一路往後倒去,勢必會將張魯那的局勢都給帶崩了。
到時候,一夜丟了漢水不說,還可能將張魯這個漢中話事人給丟了進去!
須知道,沮授雖是受周野之命前來,但在漢中這塊地,官民更認同的還是張魯這個人。
他就是一麵旗,不能讓其輕易倒下!
在戚壯在控製敗兵,而李恢在策應部隊渡河之後,又從北向南的驅趕敗兵。
戚壯無奈,隻能嘗試向對方發動衝擊,可在人數上又吃虧。
原本他這一處營就三千人,現在更有大半亂走,怎麼衝贏對方?
隻能節節敗退。
“戚壯那發生了何事!?”
中部大營果被衝動,張魯大驚失色。
麵前,益州名將張任抓住了這個不可錯過的良機,親自持槍渡漢水。
所部呐喊震天,奮勇過河,大叫奪回漢中!
有漢中在,益州就等於頭頂鋼盔。
所以,對於奪回漢中,益州人還是相當有烈度的。
“奪回漢中,以護益州!”
益州軍的大喊聲中,張壬以盾遮箭矢,以槍隔開長矛,一躍登岸,連續刺翻多人,披靡入張魯之陣。
局麵一被打開,後方益州軍如潮勢洶湧,紛紛衝岸。
一時間,幾個督戰之人下意識後退。
張魯大怒,親拔劍而出,砍死兩人,舉著帶血的劍大喝:“張魯親身在此,誰要後退,便先斬我!”
其人在漢中耕耘多年,政教並用,又有周野在後提供現實物資,人心威望不是鬨著玩的。
各軍立止,依舊死咬岸邊不放,不肯後退一步,與撲來的益州軍白刃相接。
就這樣,張任前沿雖然完成了渡河,但張魯寸步不讓,導致他的部隊渡河速度就會極慢。
張魯為穩人心,高立天師旗,在火光中搖晃不止。
張任遙遠見著,槍頭一抬便殺了過去,徑取張魯所在。
“張任梟勇,天師暫退!”
一群五鬥米教的護法紛紛來勸。
張魯怒將眾人拂開,劍指張任:“賊距我百步,百步之內,爾等不能殺之,我便親與他戰!”
眾護法和校尉曲侯聞言,死命向前,遮擋前衝的張任。
奈何張任確實了得,快的一槍一個,慢的也就二三回合,帶著親兵一路擁殺過來。
而張魯兵一麵得擋住渡河部隊,一麵還被北麵衝動,自然難成軍陣。
“我來會你!”
在張任連殺多人,距張魯近十步內時,蠻將力侗渾身是血的殺了出來。
見了張任,二話不說,帶血的兵器就往他頭上招呼。
當!
張任接住這一擊,麵色依舊冷漠:“算是來了個能看的!”
就在兩人交戰時,北麵發生了變化。
李恢催軍大進,看著幾處動靜不禁大喜:“今夜必勝,速速向前,莫要讓張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