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戰勢急迫,勝負未明,功勞亦一時難分高低。”
“孤意打下漢中這最後兩城後,論功行賞,看誰能為此軍之主,如何?”
眾人恍然如夢,一個個端著賜下的酒杯發呆。
不用死了?
還有機會光明正大的競爭老大?
臥槽……咱們涼州人以前不玩這個套路的啊。
劉備眉頭皺起,道:“諸位將軍可是有異議?”
“不敢!”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拜倒:“願從大王吩咐!”
“願為大王效死命!”
劉備頷首,道:“用過酒後,便先行退下吧。隨後同孤一道吊唁彥明阿多二人。”
“再興兵攻城,報此大仇!”
“喏!”
眾人齊聲答應,一個個走出大帳後,都精神倍長,喜形於色,很難裝出死了老大的哀痛來。
看來當小弟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演技就不如郭汜。
至於統屬問題……接下來他們暫時由劉備直屬,直接聽從劉備命令。
而後,劉備又召見了楊騰,並將阿貴的殘部劃分到他麾下,讓他統屬。
劉備對強硬的徹裡吉直接拔劍開戰,但對這位聽話的白馬羌王卻萬分客氣,握著他的手以兄弟相稱。
“漢與諸羌共生漢土之中,自世祖朝來,歸化之羌何其多也?”
“奈何大漢對此事確實失於計較,兄弟等誠心來投,本當是一家人,卻受多方擠壓淩辱,難以安生。”
“備願在有生之年,見漢羌合流。”
楊騰拜服於地:“此亦羌之所願!”
羌族這事,說起來確實是大漢朝廷做的有點不地道……
羌族現在是貼著高原居住的,那裡條件萬分艱苦,自不必多說。
但他們一開始就在那麼?自然不是的。
商朝時,他們在華夏中央,結果被商王給往西邊趕了。
春秋時期,他們建立了一個義渠國,並和秦國做了鄰居……和誰做鄰居不好,偏偏攤上了秦國。
於是乎,秦穆公又接著把他們往西邊趕。
秦穆公趕完秦始皇趕,秦始皇趕完漢武帝趕。
這種東西難說對錯,這些帝王所求,無非是自己國民的生存條件罷了,大家爭的是地盤,爭的也是命!
你走了,地盤歸我,我的子民就能活的更安生,繁衍的更多!
漢武一朝更不用說了,周圍所有鄰居都在挨打,大家都盯著個最高的匈奴,隻是順手掃一掃旁邊的小兄弟,都沒多少人注意他……
打人的固然爽,但挨打的必然不爽,不但不爽,生存之地還相當難受。
隨著人口膨脹,他們無法在苦寒之地生活下去,就隻能走回漢土。
於是乎,戰爭爆發。
打了無數次後,羌族發現個最大的匈奴都被揍的嗷嗷哭,於是誕生了一個想法:合流。打不過,我就加入!
劉秀答應了,允許他們進入漢土生活。
可不地道就是不地道在這了,既然你已經答應了,就應該好好搞融合工作啊,一視同仁啊。
但後來的東漢並沒有,羌人欲求漢籍而不得,又得不到平等對待,再加上涼州這旮遝被內地歧視,還天天打仗,難免經常被送出去當炮灰。
然後就又反了……
雙方打打和和,就從來沒消停過。
所以二人的對話,劉備真心不真心不知道,但楊騰一定是真心的。
益州也有羌人,但益州人不歧視羌人,因此都說涼州羌亂,沒聽過益州羌亂。)
解決完內部問題之後,劉備才開始攻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