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麵的人披著甲胄,手邊還放著一口三尖兩刃刀。
最後陪坐在角的是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還拿著紙筆。
“山下傳來消息,說是劉玄德已至,采取三麵圍城之勢。”
“如無意外,明天上午就能打破房陵城。”
穿著甲胄的將軍道。
“有多少人馬?”
“四萬人,三萬五的涼州兵,五千益州軍,將領各是……”
“除了這個嚴顏,其他的人都稱不上悍將。”英俊道士搖了搖頭,隨後笑道:“兵力不少,將近我們兩倍了。”
幾人都麵色嚴肅的點了點頭。
“劉備天下梟雄,雖有仁義之名,用兵之能卻不可小覷,親上戰陣之能,絕非孫權可比!”一個年紀更長些的民夫道。
“以少圍多,此計可行麼?”
道士說完,便側頭看向旁邊的書生。
書生連忙拱手,道:“此來隻是學習,不敢妄言軍事。”
“你如在課堂上那般,隨口一談吧!”道士笑道。
其餘幾人皺了皺眉,但沒有表示反對。
畢竟,這人地位最高,偏偏性格最好,甚至可以說的上是完美性格。
從不歧視誰,從不端架子,不好女色,不好錢財……無懈可擊。
聽到這,書生方才道:“敵人之優勢,隻有人多。”
“而我方之優一在地利;二在攻其不備;三在牽引入敵,分割戰局。”
“如此,便能促成第四點:局部兵力亦有優勢。”
他的意思很清楚:打拉扯。
道士點頭不止:“那我們先前商議之策,便是可用了。”
“諸位將軍久經戰陣之策,自是可用!”書生點頭,隨後道:“隻是,最好能看看敵人究竟如何。”
早在劉備抵達之前,他們已經製定下了具體的策略。
但打仗是這樣的,形勢不斷再變,必須跟上節奏,確保計劃成功才行。
“明日文則公出戰,伯言可以好好看看。”道士如是道。
“也好。”陸遜點頭。
淩晨,城中發生了變況。
張愧見對方圍城,采取原先計劃,開城往東,也就是房陵後方的山嶺道家地逃竄了去。
傅乾韋康兵在東西,聽到動靜之後,匆匆引少數兵馬來追。
在山道口遭到於禁伏擊,慘敗而歸。
劉備驚異:“山中還有兵馬?!”
“甲胄不多,衣服不一,兵器各異,雖人數不少,但不像正式軍隊。”韋康羞愧不已。
自己兩人竟栽在一群雜牌民夫手裡了。
“細細說來!”成公英催促道。
根據韋康、傅乾兩人所言,他們得到了一些消息:
這群人有陣型,但陣型隻能算一般;
這群人有數量,但數量不算特彆多,大概六七千或者多一些;
這些人有戰力,但戰力又不算很強。
“應是民夫新編之軍!”成公英給出了答案,又問;“可知當中領頭人是誰?”
“於禁於文則。”
“是他?!”劉備一驚。
“大王知此人?”嚴顏問道。
“此人極擅練兵,難怪短短時間,能將民夫整合成戰力。”成公英道。
“再能練兵,時間有限,他又能如何呢?”
劉備大笑,環顧眾人:“看來此行還要多添一大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