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你就是專權外戚。
沒拿到權力的天子,又如何會輕易放棄呢?
說透了,曹操的實力不足以運用劉協,而周野的實力強大到不需要劉協。
現在劉協不是香餑餑,而是個麻煩事。
送出去,去惡心周野,周野還拒絕不得。
這是天子,你自詡朝廷正統,你拒絕天子不是自毀長城麼?
曹操聽完之後,目有精光,重重點頭:“善!”
曹操在做過仔細考慮,和內部商議之後,最終決定采取董昭的計策。
在決斷好後,他再次入宮,麵見劉協,並且心情舒暢。
“魏王今日來有何事?”劉協問道。
“臣知南陽勢大,洛陽已經重修,欲送陛下還於舊都,親政掌天下事!”曹操行禮。
這一次,劉協懵了。
曹操答應了!?
不對……還於舊都,問題是舊都不在你曹操手上,而在周王手裡啊!
到了那裡親政,那就不是你曹操說了算,而是周野說了算了!
我說怎如此大方呢,感情是甩鍋做好人……劉協本是極聰慧之人,瞬間就想通了其中要害,直接問道:“難怪魏王答應的快,可周王會同意此事麼?”
“陛下可留下詔書一封,倘若他拒絕歸政,臣與部下依舊效忠陛下,可發兵施壓!”
曹操又表示,周野勢大,未必沒有奪位之心,要讓劉協小心為上。
曹操很坦誠,但他也斷定:劉協一定會願意去南陽!
因為去南陽事情還有一線轉機,待在曹操這鐵定是沒機會親政的。
這個已經成年且聰慧的帝王,一心想要重振劉家天下,必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劉協完全明白了。
這是一次政治聯手和賭博。
他將和曹操聯手,去博回本該屬於他的帝權!
留下的詔書,是自己的後手保證。
年輕的目光鎖定著曹操,最終點頭:“好,朕答應了!”
曹操大喜。
南陽。
周野已率先回來。
益州方麵,他也做了妥善安排。
首先是沮授,這位在漢中賣力多年的大忠臣終於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益州牧,不再是一個空頭支票。
趙雲以征西大將軍職為益州方麵主將,負責涼州南向廣漢、東南向漢中的攻防事。
值得一提,劉備退回涼州時,撤走了不少廣漢以北和廣漢屬國的人口和糧草。
這位窮慣了的昭王,也總算是沒空著手回去。
黃權的物資的退回時的人口掠奪,算是彌補了些許他在漢中的傷痛。
但這點好處,對於拿下整個益州的周野而言有些微不足道。
所以周野並未為此多添煩惱,這對他來說也不是壞事。
撤走的有心甘情願跟劉備走的,這些人留下來也會給周野製造麻煩;還有不願跟劉備走的,這些人被迫離去更是凸顯了周野比劉備更仁義。
再加上周野送還家小一事,導致跟著劉備撤走的益州籍將士心裡都有些不自在了……
原先走是畏懼周野,想躲著他。
結果發現對方非但沒有加害自己家人,反而將事做到仁至義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