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南麵軍力,暫時防守不成問題。”
因為劉辨登基之事,不少官員回到了南陽,賈詡如此說道。
周野看向他:“文和的意思,是先置之不理?”
賈詡點頭:“征討交州收益極低。”
“說說你的看法。”
“其一,交州國相若真勾結三方勢力,現在涉入也為時已晚;
其二,我等不去,他集結人馬,必然來攻,以守待攻,可以疲緩敵人軍勢;
其三,益州戰事剛熄,大王又組織司隸戰事,國內諸官周轉吃力;更兼年關將近,南方進入乾涸期,許多水道派不上用場。”
賈詡擺出了自己的觀點。
水道派不上用場,周野的援軍就得走陸路。
那要跨過大片山區,無論是進兵代價和運糧代價都不小。
“若要支援掌控,也當先派遣少數人馬過去。”郭嘉道。
周野的兵馬已經開始精兵化和職業化,為的就是避免作戰時人數太多,部隊臃腫不利指揮,後勤壓力又大。
周野陷入了沉吟,隨後看向賈詡:“文和的意思,放棄士燮?”
”是。”賈詡再次點頭。
“若是黃漢升等人已經動手支援呢?”周野再問道。
這下賈詡不敢點頭了。
士燮雖然最近表現不錯,但終究是外人,他提出拋棄的觀點無可厚非。
但黃忠龐統是自己人,萬一沒死在那邊,將來回來自己怎麼做人?
“龐士元未必會輕易入局。”賈詡道。
“那是我等在此處的看法。”沉默許久的諸葛亮突然開口。
賈詡愣了愣,隨後點頭一歎。
確實,自己等人坐在數千裡之外,直接和周野對接,可以建議周野暫時放棄士燮和交州。
但身在交州的黃忠和龐統呢?
他們做不到。
交州是他們的職責,他們隻能設法保下,而不能主動放棄,不然在周野這怎麼交代?
我覺得出手保士燮不劃算,所以坐視旁觀?
是周野對部下大度,換個主子來搞不好就是一刀!
黃忠在信中也明確說了,他們有進軍乾涉的打算,希望周野儘快回信。
問題是,路這麼遠,等消息跑到的時候,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已經開打了?
“大王,荊揚之兵剛解散還鄉,再次征兆,隻怕人心不振。”許攸亦開口道。
“尚有水師正兵可用。”周瑜道。
正兵,即脫產士兵,完全以士兵為業。
這些軍士也能回鄉探親,但現在天下正值亂時,不可能說一股腦的全放假。
“不能行船,水師當陸軍用也太浪費了。”許攸苦笑搖頭。
好在現在周野有徐州南、汝南和沛國在手,這些地方連成了抵抗曹操的第一線。
不然的話,荊揚之兵還得防備北麵。
“陳到。”
“末將在!”
“你速回征南駐防部,和寇封二人率本部人馬進入交州,策應黃漢升部。”周野頓了頓,看向劉巴:“子初也隨行吧!”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