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破口大罵。
糧袋裡裝的都是泥土和木頭,隻有少部分是糧草。
孫信臉色難看,道:“他們是離開大道之後就沒有補給,剩下糧食已經吃不了幾天了。”
魏延這廝還沒到城下就揣著壞主意,結果還真讓他搞了一波補給。
要知道魏延缺糧,趙正會給魏延開城門嗎?
想都彆想!
魏延完成了換糧,換過後的糧食可以讓他多支撐十日。
再加上之前軍士吃得飽,又有兩百匹騾子和不少高質量軍糧,實際多支撐的時間要更長。
而且他計劃著,到了下一處大城再如法炮製。
這樣,他就不會麵臨缺糧危機。
這一次小聰明,也確確實實救了他一條命。
魏延一路行軍,離開蒼梧,進入鬱林郡內。
也在同一時間,黃忠部行軍出番禺,進入了蒼梧郡。
龐統原本計劃自己帶領少量人馬駐紮番禺,隨後被迫放棄了這個計劃:因為亂民。
糧草一斷,修大道的民夫開始作亂,整個南海郡以北瞬間亂了起來。
而番禺城中,糧食已經不多,城內勢力也各懷心思。
如果駐紮在此,反而有可能出事。
他們帶著一萬兵,征調了一萬民夫,推著獨輪車,帶著輜重一路前行。
局勢演化的比南陽所想的要劇烈。
被迫出糧的大族心存不滿,暗中鼓動;失去糧草供應的民夫為了活命開始造反。
他們既反士燮,又反周野,對黃忠這批人充滿了敵意。
誠如諸葛亮他們分析的那樣,龐統隻有兩條路:
一,前進往士燮所在,幫助士燮重奪大權,讓交州恢複秩序;
二,果斷抽身退回,遠離是非之地。
消息阻塞,他們寧願自己冒險,也不敢放棄交州,主動撤退。
當龐統二人進入蒼梧之後,番禺開始封鎖!
番禺廣州)側麵便是破碎的海網,諸島之間來往並不困難,他們將糧食藏匿在這些小島上。
此刻黃忠一走,他們立即將糧食運送到番禺城中。
隨後,番禺城用糧食趁亂招募人馬,鎖住了黃忠的第一道後路!
在進入蒼梧之後,黃忠並未直線向前跟上魏延的行軍路線,而是向南進入了合浦郡。
這裡情況更加複雜,偌大合浦郡,隻有合浦、徐聞、高涼、臨允、朱盧五個縣。
黃忠為什麼要走這條道?
還是因為情況不明。
他們無法確定哪條路能走通,所以再三思考,還是分兵行動。
如果一切如士燮所言,兩路人馬都可以安全見到士燮,助他穩住局麵。
如果當中有詐,犧牲一路,另一路或可成功。
再則,合浦前進路線複雜,但對方要截斷黃忠,也同樣難以做到。
在陌生之地,他們被迫選擇了冒險前進。
冒險之中,又不乏魏延的精明和龐黃的高明。
“他們入套了,但走了兩條路!”
“看似精明,實則愚蠢,分兵兩處,我們正好將其逐個擊破!”
陷阱在收攏,暗中的敵人即將向他們攤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