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比曆史上要年輕,但被周野瘋狂教導加持過的陸遜,在等待!
劉備兵入扶風地界,駐紮在扶風之地的張遼派人傳訊過來,並告知陸遜,他將增兵前線關隘,以為阻擋劉備的第一陣。
得訊之後的陸遜第一時間否認了張遼這種幾乎必然的提議:不需增兵,放棄山關,放劉備過來!
來此送信的人覺得荒唐,在旁的王平更是愕然:“劉備兵馬從三麵發動而來,放他們進入扶風,便會在扶風彙聚成大軍。”
“番須口和吳嶽山皆是要害之地,為何不守?”
進修多日的王平早已今非昔比。
不但具備實戰經驗,在理論上也是相當有一套的。
陸遜回答:“此戰目的所在,是破滅涼州兵力,將他們堵在那邊,又談何殲滅?”
陸遜告訴內部,他的意圖是引誘劉備過來決戰,所以故意舍易守之地而不守。
但他差快馬給了劉備一封信,信中卻不是這麼說的。
信中說儘好話,稱讚劉備為英雄,又說己方周野留下了重兵部署,奉勸劉備不要來攻,以免傷了兩家和氣。
劉備見信之後,又氣又笑:“周雲天乃極擅用人之人,怎用一毫無經驗之書生置於重地,竟藐視孤至此耶?”
徐庶也看了一眼,道:“信中看不出有詐,前進且小心些便是。”
“然。”
劉備點頭。
他不但沒有聽從陸遜的勸誡,反而將陸遜那封信公之於眾,催兵前行。
身在扶風,聽到消息的張遼張郃等人都深覺恥辱。
他們駐紮在此,正是為了鎮壓劉備,哪有臨戰說軟話的道理?
礙於陸遜持節,眾人也隻能憋著這口氣不發。
恰好,這時候陸遜一道命令送來:陳倉兩部軍撤去一部,高覽前往岐山以北杜陽城。
在扶風地區,周軍的布置是這樣的:陳倉城周圍,有張郃、高覽兩部鎮守;郿縣鎮守為於禁,張遼坐鎮槐裡。
眼看著劉備就要打到陳倉了,這時候竟撤走陳倉之兵!?
而杜陽城所在,更是離渭河道較遠,把兵拉到這來是提前讓道,保存實力?
高覽覺得荒唐好笑,但陸遜措辭嚴厲,要求他三日之內務必抵達杜陽,完成駐防。
高覽沒辦法,隻能搬走。
沒多久,劉備前沿部隊抵達陳倉,在距陳倉五十裡處下營。
張郃來信:“若需出戰請添援軍。”
防守就沒啥好說的。
他信剛送出去,還沒到陸遜那,陸遜的信已經來了:“撤軍,向西北走。”
張郃傻眼了。
敵人都到眼皮子底下了,這時候撤軍?
撤吧,誰讓周野體製內軍製嚴格,違令可不是鬨著玩的。
張郃一走,緊在他身後的於禁也懵了,再往後的張遼直接炸毛。
劉備來了,打不就是了,跑什麼呢!?一路讓道一路跑,那還打個毛啊!?
陳倉城前,劉備還是很謹慎的。
尤其是在高覽部突然撤走之後,徐庶變得很警惕:“張郃世之名將,不可小覷;敵人於要害之處撤兵,唯恐有詐。”
“然!”
劉備也慎重點頭,耐心等著後續人馬到齊。
可就這時候,張郃也跑了!
劉備愣了一會兒,還是立即反應過來:派人追,咬上張郃的尾巴!
涼州進入扶風,陳倉是第一座重城,沒想到敵人就這麼放棄了。
而失去重城防護的張郃,要對付起來自然容易的多了。
“可遣一軍緊隨其後,逼其無處可藏,漸耗糧草,則可勝也。”徐庶道。
沒了城池,張郃就失去了補給,這確實是個可行之法,除非他一路逃回後方,跟陸遜其他部隊彙合。
現在要做的,是阻止他進入下一座城池。
總而言之,陸遜的這部棋依舊看得劉備迷糊。
可緊接著陸遜就來了一封信解答了他的疑惑:“陳倉重城,內有錢糧,聞君身處涼州,甚是貧弊,饞我土錢糧之豐,今日再讓一城,贈錢糧為接濟,可退去否?”
劉備更氣了,也笑得更誇張了。
“此書生小覷孤耶!?”
“用兵一世,未嘗見如此蠢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