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撤之軍,漸漸穩定。
所有人都震驚的發現:周軍沒有追來。
徐庶真的做到了,這讓許多人不敢置信。
在此之前,屢次飲敗,甚至讓有些人開始輕視徐庶,認為他隻是個擺設而已。
此刻儘皆無言。
大勢如此,周軍全麵領先,其中差距,又怎是徐庶一人能夠彌補的呢?
即便將周野麾下那些謀士換過來,隻怕也於事無補吧。
徐庶便是不如他們,也絕非廢物一個,亦非自己等人可以鄙夷輕視的。
“元直。”
“元直!”
劉備凝視東邊,長呼不止,又詢問簡雍:“憲和,你說那邊交兵多久了?”
“算算時間,隻怕快有兩日了。”簡雍回答。
劉備默然,隨後招手呼來一個信使:“去,你去東邊……”
“什麼?!”信使以為自己聽錯了。
“去吧,去吧。”
劉備連連擺手,這樣說了之後,他的神情反倒沒有那麼難受了。
夠了,他認為徐庶做的已經夠了。
時間爭取到了,而徐庶不可能能夠走脫,何必讓他死戰,平白送了性命呢?
還有那諸多將士,再拖下去,隻怕會死的更多……劉備不忍。
“憲和,你說我是不是虛偽之人?”劉備突然問道。
簡雍訝異:“大王何出此言?天下人口中,更未曾聞過此番言語。即便是雙方敵對,周軍眾人,提起大王時也無不讚歎大王之仁義。”
“哎。”
劉備歎了一口氣,道:“我確實心向仁義,為人時刻叮囑自己,也確實想做大事,又因此連累了許多性命……你說這是仁,還是不仁?”
簡雍思索片刻,回答道:“大王,於您的位置上而言,您已將仁義做到了極致。”
“是的嗎?或是虛假之仁義呢。”劉備自嘲一笑。
簡雍發現,近幾日劉備時有感歎,這是他以往不曾有的。
以往的劉備外表謙和仁慈,但內心也眼裡都有一把旺盛的火,像是一團燃燒的夢想,可以感染任何一個靠近他的人。
即便身處逆境,他也時刻想著如何向上。
簡雍從涿郡開始就一直跟隨劉備,他是劉備這一生的見證者,也清楚的知道劉備是怎樣一個人。
“大王,或許大誌與仁義生來便是矛盾的。”
“欲行大事,踐大誌,有些微小之處,必是無法求得完美的。”
“困難之中儘力周全,得出來的仁義,又怎能辱之為假呢?”
簡雍反問道。
聽了這番解釋,劉備神情又輕鬆了不少,笑著道:“憲和這番安慰倒確實有效,聽著我舒服多了,心中還有一問,一並與你分享了。”
“大王請說。”
“如你所言,是否可以推斷,真的仁義與終成大事,便是天生矛盾呢?”
簡雍明白劉備為何會發此問。
因為有時候違著良心去做一些事,真的能奪取到巨大的利益。
可他沒法完全的回答,隻能道:“或許有些關係吧。”
“或許有些關心吧,但更多的還是在能力上。”劉備點頭,坦然笑道:“隻能說我不如周雲天啊,差之甚遠,你說是不是?”
“是。”簡雍沒有避諱。
劉備哈哈大笑,並不介意。
他兩之間,自然不會因為這樣的事而生氣,更何況,簡雍說的是大實話。
“不過。”簡雍話鋒一轉:“如此英雄之世,大王也就比周王差些罷了。”
“曹孟德呢?”
“魏王能力在大王之上,誌向卻頗不如大王,一補一缺,恰好並列。”簡雍想了想,補充道:“周野之下,唯曹劉也。”
“哈哈哈!”劉備笑聲更響。
恰在此時,門口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