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荀攸頷首。
“地跨六州,雄踞二十五郡,我雖不如他周雲天,焉有不戰而降之理!?”
曹操回頭,步子震的地板起了一層輕灰。
那不算高大的身體挺的筆直,似乎瞬間變得巍峨偉岸起來。
荀攸當即躬身:“我這便回信!”
“去吧。”曹操一揮手:“真到了動手的時候,他還是會來勸說的。”
聽說,諸葛亮已在徐揚之地備兵。
看周野的意思,是要才熄北戰,又要從南邊發力?
到了這一步,到了這徹底孤身奮戰的一步,曹操反倒撇除了任何畏懼之心。
他隻想試試,即便自己手中這口劍看上去遠不及周野鋒利。
可又有什麼好顧慮的呢?
無非一搏,無非一勝負而已。
解劍認負,連劉璋都是被迫才走了這條路的。
難道他曹操連劉璋都不如麼?
“玄德雖敗,卻如珠玉在前啊!”
南陽。
兵歸即狂歡。
這番出兵,南定交州,開臨邑、扶南兩國之土;北掃涼州、定羌土、雄望西域。
加上北國,周野名義上所轄的領土已超越了大漢最巔峰的時候。
雖然那些邊鄙之地實控頗難,人煙稀少,但終歸是他打下來的耀眼版圖。
這一次,眾人卻默契的沒有再行勸進。
反倒是身在徐揚的諸葛亮,從千裡之外送來一張表。
所言與尊位無關,而是希望周野能暫停刀兵。
為此,他自然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諸葛亮認為,曹操手中尚有郡二十五,又地處中原,不乏人口,絕不會輕易投降;
此番開戰,斷然能勝,但雙方都要為此付出代價,最為受苦的還是百姓;
曹操現在所據之土,用不了多久也會是周野的地盤,現在把他打廢了,其實傷的還是周野的子民。
加之,雙方刨除軍事因素,政治和經濟也存在巨大差距。
比拚發育,拖延時間,越拖周野越強,曹操越弱。
倒不如暫歇兵馬,讓久戰的荊揚士卒暫做歇息,各地官員、民戶也得以喘息。
在這個時間內,周野的兵力可以更強,等到動手之時也能摧枯拉朽一般,將曹操擊潰,一戰而乾坤定。
最要緊的是,拖的久了,曹操內部會出問題,他自己也會求戰,而不是一昧抱城死守。
麵對這項提議,周野答應了。
刀兵暫歇,調度不停。
如今諸敵皆拔,唯剩一個曹操。
他需將所有精兵強將,全數調往曹操一個方向。
從幽、冀、司、荊、豫、徐對曹操形成全麵包圍。
同時,也給周瑜的海軍擴充足夠的時間,以求將來開戰更加順利。
在南邊,周野一道王旨下令成立南國都督府,由戲誌才擔任都督,‘輔佐’兩國主處理各國事務,同時傳達周野旨意。
甘寧徐盛各自留下青壯派將領和得力副手,由戲誌才提拔後擔任偏將軍等職,為撫鎮之將。
而重將本人則抽身而出,歸到周瑜麾下。
成立以周瑜為首的海軍,魯肅擔任其副手,以甘寧、徐盛、李典、郭蘊四將為基礎。
並陸續從南軍序列中劃分出一些將領部曲,如寇封等人,進入海軍序列。
如林邑之地的漢人將領杜震,也被納入。
戰事未開,但這一切都是為決戰做準備。
發展不久的海軍尚且如此,陸地上逐漸騰出手的各路重將,如趙雲、黃忠等人,更是如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