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璿羽的狀態要比許安若料想中的好很多。
想家肯定還是會想的,畢竟是親媽,養這麼大也就這麼一次矛盾。
但好在有許安若,放假的前一天特意去陪她了,一號那天程叔也去了廬城看她。
另外就是她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社交小圈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國慶後課業什麼的堆上來,會更忙,但也會更充實。
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慢慢嘗試著走向人格獨立。
許安若計劃在家呆三天,四號回廬城,然後五號去滬上,假期結束回學校該上課上課。
這三天老媽老爸的手機響個不停的,都是各路親戚打來的。
許安若上大學炒股掙錢買車這事在同學間沒傳開,但在親戚間卻全都傳開了,於是各種問候就來了。
於是老媽老爸一合計,統一回複,說事兒是這個事兒,但也沒那麼誇張,掙了點錢,然後就貸款買個車,一點都不給父母省心。
其實這樣說是對的。
因為打來電話的親戚沒幾個是真心盼你好的。
老媽那邊的姨娘親戚倒還好點,畢竟外婆尚在。
至於老爸這邊的親戚真就是一言難儘了,老爸有兩個哥哥一個姐,都在外頭定了居,過年從不回來。
爺爺奶奶走的時候就他們自己回來,孩子老婆也不帶,送上山的時候就許安若這一個孫子輩。
等爺爺奶奶不在了,也基本上斷了聯係了。
所以這事兒你要實話實說,哎,確實掙錢了,那壞了,指不定背後怎麼說,說完還反過來找你借錢。
但老媽這樣一合計,頂多就是說兩句許安若不懂事,然後就心裡平衡,沒啥幺蛾子了。
不過這也長久不了。
且不說這一世,就上一世,許安若事業上有起色後,家裡親戚就都貼上來了。
老媽倒是一直清醒。
但老爸許廣成那個人……
怎麼呢,以前爺爺奶奶在世的,他找兩個伯伯要養老錢都得催了又催。
老人去世的時候兩伯伯就光個自己回來,老屋村裡人都看不下去,老媽也窩著火,結果老爸還念叨著都是一家人計較這些乾嘛。
就是太實在了,老舊的家族觀念很重。
所以前世沒事就給許安若打個電話,說那誰誰的兒子,怎麼樣,讓許安若幫忙安排一下。
搞得許安若很難做,卻也很無奈。
想著把他跟老媽接到城裡住,又死活不願意,對錢也沒什麼需求。
有時想想許廣成望子成龍,能老來沾下兒子的光,被家裡親戚捧著敬著,哪怕是虛假的,是有求的,但也不算壞事,他高興就好。
這一世許安若起步更早,上限更高,估計隻會更加的誇張。
因為就在家呆三天,所以老媽是有什麼好的就做什麼,愣是把許安若給吃圓鼓了。
從譚子衿家帶回來的土雞黃鱔土豬腿啥的,全給做了,許安若都傻了。
完事老媽還說要打包一點,然後再捎點啥,讓許安若帶到學校給小譚也補一補。
那這許安若能答應嗎?
開什麼玩笑呢?
人家給東西那是因為許安若確確實實的幫了她,論用心那是真用心,論花錢那更是幾十萬的,屬於正常的感恩回饋。
但老媽一出手,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再說了,譚子衿七號回學校,兩人節奏不一樣,許安若這麼一說,態度明確,老媽咬咬牙也就算了。
不過,真就沒多提一句小羽了。
唉!
許廣成是有話的,卻也不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