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懷玉端起茶杯,坐在那裡邊看邊喝,給出點評,“克用出身靺鞨,打小學習弓馬,他最擅長的還是騎射,他最適合的兵器還是馬槊,用青龍戟,有幾分炫耀了。”
“倒是劉審禮,他持這拍刀一招一式,大開大闔,越打越猛,一勇無前舍我其誰的氣勢,”
三郎武承誌跑過來,少年站在父親旁看著場上兩人爭鬥,看的是麵紅耳赤熱血沸騰,甚至忍不住的拔出自己的木劍,也跟著舞動起來。
“劉校尉不愧是將門子弟,這身體健壯,且武藝紮實,看的出他確實很有誠心想拜在阿耶門下求師學藝,阿耶為何卻不收”石守信問。
當年他僅僅是個朔方邊境上一個漢
胡混血的窮小子,初次跟著族人來關中收麥子,結果傻小子被武公賞識,留在武家,後來還得武公收為義子,這才有了如今他成為了六品的營總管。
十年前的雜胡小麥客,如今的六品營總管。
武公當初肯收下他,為何現在卻不肯收劉審禮,麵前的劉審禮比他強不知道多少倍,就算是龐彥章李克用他們當初也比不過現在的劉審禮吧。
武懷玉喝著茶,目光看著場中激鬥正酣的兩人。
劉審禮確實是個好武將苗子,而且他條件比石守信他們強多了,劉家本就是地方豪門,劉德威隋末就為將,劉母出身滎陽鄭氏,連劉審禮祖母,也是出自洛陽元氏,那是代北集團的。
劉審禮能文允武,加上指點,他能夠走上更高的位置。
可武懷玉已經很久沒再收義子和學生了,
當初他還被誣告私養假子三千,圖謀不軌呢。
曾經他收了幾個胡兒少年,還取名宇文成都、安祿山、李克用等名,那時他也僅僅隻是收了幾個侍從,取的那名,也不過是點惡趣味罷了。
後來武懷玉登上高位,
他的這些胡兒義子,甚至也有了一番造化,
宇文成都和安祿山這些年一直留在東北,如今也是駐奚契胡地的唐軍鎮守使,帶兵維護驛站商路,監護奚契部落。
石守信和龐彥章也成為營總管。
“老師是懷疑劉校尉是百騎或六扇門的人”石頭小聲道。
武懷玉隻是笑笑。
劉審禮絕對是百騎或六扇門之一的人,當然這並不全是他拒絕收他這學生的主要原因。
“我並不打算再收弟子,更不會收義兒了。”
石頭明白了。
可以收學生,但僅限於記名學生,或是講武堂訓練營這樣的學生,武懷玉不會收真正的弟子了。
“石頭,你準備下,過些天隨我去趟呂宋,這次三郎也去,你負責他的侍從保護,”
武懷玉去呂宋島,肯定不會帶上劉審禮這樣的皇帝眼線的,經略牙軍裡從長安北衙禁軍裡調來的,他也不會帶過去。
那邊演武場上,
李克用大喊,“痛快,劉校尉這拍刀好猛,”
劉審禮握著拍刀杆,也隻覺酣暢淋漓,胸中鬱悶一掃而空。
武懷玉拍掌叫好。
“精彩絕倫啊。”
“劉校尉,你明天便去黃浦講武堂受訓吧。”
劉審禮將拍刀奉還武懷玉,
“紅粉贈佳人,寶刀贈英雄,我看此拍刀給你用倒正適合,你留著吧,希望你將來能夠持此雄兵建功立業,”
“祝君武運昌隆”
看著重新被遞回來的拍刀,劉審禮神色有些複雜。
武懷玉拒絕了他的拜師,卻又贈他如此寶刀。
石守信在旁邊笑道,“武公是黃浦講武堂的山長,也是講武堂各班級受訓武官們的老師,黃浦講武堂的軍官,都是武公的學生。”
“明天,你就是講武堂學生,也是武公的學生。”
劉審禮捧著拍刀向武懷玉彎腰行禮感謝贈刀,“謝武公。”
“這麼客氣做什麼,應當說謝老師。”龐彥章也在一邊道。
“謝老師。”劉審禮雖然喊了老師,心裡卻知道,此師非彼師。
終究還是帶著幾分失落之情離開的使府,回到經略軍營的劉審禮,立馬被後營的軍官們圍住了。
“這拍刀我見過,不是武公那把嗎”有人驚道。
“確實是那把,據說原是闞棱所有,後來陛下賞賜給了武公,怎麼到你手上了
”
麵對營中同袍的好奇,劉審禮沒什麼精氣神的回道,“今天在使府與武公的第十三義子李克用比試,武公借了我這把拍刀,後來便賞賜於我了。”
“武公第十三義子,是那個靺鞨酋長兒子據說才十八,已經加五品遊擊將軍階了,還有縣侯爵位,這次來嶺南直接就是佛山折衝府的果毅都尉”
“嗯,他還馬上要出任經略軍副使兼前營總管。”
劉審禮此話一出,後營的一眾軍官們一個個除了羨慕之外,還都有些暗暗的妒忌。
有人盯著劉審禮的那把拍刀,
“武公把如此寶刀賜你,莫不也是要收你為義兒吧”話裡難免有幾分羨慕妒忌。
“張校尉此言差矣,我們劉校尉可是都督之子,滎陽鄭氏的外甥,”另一位軍官道,“武公定是要收劉校尉為親傳弟子,”
大家心裡都羨慕劉審禮有個當朝三品、縣公的爹,有個五姓鄭家是母族,一來說被武公青眼相加,這要是被收為親傳弟子,那在嶺南就真是武運昌隆仕途騰飛,很快他就會成為營總管了吧。
大家說著恭維的話,心裡卻難免泛酸。
劉審禮也沒過多解釋。
正當大家圍觀著那拍刀,說著劉審禮要起飛時,使府來人,是內牙軍。
他們經略軍屬於外牙兵,內衙還有武公更親近的內牙兵。
這名內牙兵過來傳話,讓劉審禮明天便去黃浦講武堂營總管班報道,還給他送來了一麵講武堂的身份腰牌。
牙兵交待完就走了,
後營的軍官們一個個眼紅的看著劉審禮,這下全坐實了,劉審禮還真是得到了武公的特彆賞識。
“總管班啊,那可是黃浦講武堂的高級軍官班。劉兄現在是團校尉,卻能參加高級班受訓,這是馬上要提營總管了啊。”
“起碼也得是個副總管”
“請喝酒,一定要請喝酒。”
眾人吵吵嚷嚷,劉審禮隻好道,“那等休假時,我請大家去碼頭吃海鮮喝老酒。”
“去啥碼頭啊,碼頭的小海鮮老酒有啥好喝的,劉兄,要去就去樊樓啊,帶兄弟們也去開開眼界。”
“是啊,聽說樊樓一個閣子雅間的低消,都抵的是我們一年的俸祿了。劉兄你可是都督府的大公子,五姓滎陽鄭氏的外甥,你帶兄弟們長長見識。”
“要不今晚就去吧,聽說樊樓陪酒的小娘個個都美若天仙呢。”
“就是,也彆等下回休假了,”
劉審禮隻得苦笑,彆人都以為他都督府家公子,父親還有縣公爵甚至續娶了宗室縣主,家裡肯定十分富貴,可誰又知曉他身上其實都掏不出去樊樓吃一頓的酒錢來。
心中倒是越發崇拜武懷玉,不僅功高朝廷,還能富可敵國,大丈夫當如是。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