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晉國公已過藍關,即將抵京。”
長安,太極宮武德殿內,皇帝親自在指導一群功臣子弟射箭,左羽林將軍、檢校百騎司江夏縣公許洛仁過來,將一個最新消息稟報皇帝。
李世民看著遠處武承嗣挽弓搭箭,連續三發,全都射中六十步外的靶子,滿意的擊掌,為這女婿叫好。
許洛仁低頭繼續道,“晉國公最早是在杭州港現身,然後經運河抵潤州丹徒,改經長江到江夏,再由漢水至襄陽,再經丹水到武關,換陸路入關中······”
李世民頭也沒回,目光仍看著場上一眾功臣子弟。
這群少年郎,既有漢兒也有胡兒,東西突厥、吐穀渾、黨項、奚、契丹、靺鞨,以及嶺南、黔中、南中、安南諸蠻夷首領之子,
但這些少年郎,也僅少部份是皇帝養在宮中,如武懷玉之子,多數雖在京,但也都是住在宮外的。他們的身份比較特殊,皇帝說是要親自教導,實則大家也能明白是質子,尤其是那些蠻夷首領子弟。
大約到清明節前後,冰河開化,汴河才開始通航,俗稱開河。
不過這次樊興的表現確實夠好,
完美的執行了皇帝的戰略計劃,也收獲了預期的結果。
就算是他堅持用侯君集為帥,估計也並不會比他做的更好。
其餘各種貴族官員更是不計其數,牛羊牲畜的損失更彆提了。
這半年,
他知道很多人熬不住,但李世世有定力,因為他有自信,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戰略出自武懷玉之手,還得到李靖秦瓊柴紹等諸多人讚成,
武懷玉的提議,不過是與他心意相符罷了。
立即有小黃門跑到校場上當眾宣讀皇帝賞賜,
武承嗣向皇帝謝恩。
然後某一個晚上,
一直隻守不攻的唐軍,卻突然殺出,夜襲吐蕃大營,
武懷玉若有意隱瞞形蹤不露麵,流求漳泉等地官員不知道也很正常。
“武大郎箭術又精進了,看來最近勤加苦練了,賞禦造弓一把,箭百支。”
而汴州也能通關中長安。
其中東女國號稱人口四萬餘戶,有勝兵一萬餘。其國俗重婦人而輕丈夫,是個以女性為中心的部落國家,其國大小八十餘城,東與茂州交界,西與雅州交界。
汴河做為大運河的一段,從黃河取水,貫通淮河長江,每到冬季寒冷黃河結冰,容易形成淩汛,嚴重影響行船安全,故此每年十月到隔年二月都要封鎖汴河,禁止船隻航行。
而吐蕃大敗退回紫山後,白蘭、黨項諸羌也都是紛紛歸附大唐,西山羌和東女等八國自然也是趕緊向大唐請罪,
八國的國王,甚至都不約而同的親自來長安。
他給的才能拿,他不給,吐蕃讚普就不能伸手。
東女國特色不僅是有女王和以女性為主,還有就是她們擅建碉堡,所居之處均築重屋,一般民眾住所為上下六層,女王所居則有九層。
女人做官,男人打仗。
若是唐白運河一旦通航,還可以再挖一條從荊州到襄陽的運河,而荊州又可以與湘江相連,湘江則有靈渠可通嶺南西道,
這個構思還是很了得的,真要是完成了這幾段運河,那等於大唐西部又增加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吐蕃潰不成軍,唐軍則銜尾追殺,一直追殺了大半個月,殺到白蘭羌,把吐蕃人徹底趕過了紫山。
隻是這幾年朝廷重心都在大修黃河、淮河的河堤,對於汴河也隻能是先疏浚、拓寬,一直沒能把改從洛河取水這事提上議程。
這份待遇,
李世民臉上滿是笑容,心中很是得意。
李世民想起當初武懷玉還為計相時,曾向朝廷建議,說汴河改從洛河取水,這樣就能大大增加通航時間,汴河是聯接黃河和淮河的一段運河,承南啟北,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運輸江淮的漕糧來說。
當然,也讓李世民看清楚朝中這些大臣,
有些大臣內政固然還行,但要說到打仗,還真不行,比如魏征比如蕭瑀等。
“嗯?”
據說吐蕃人這次不僅死了一萬多吐蕃戰士,甚至頂級大貴族都死了八個,都是封萬戶以上的大貴族啊。
皇帝思緒起浮,還想起武懷玉曾經建議的另一條運河規劃,說是將來大唐國力強盛了,可以開挖一條溝通南陽盆地與中原的運河,這個計劃很宏偉,計劃挖掘運河通過南陽盆地東北部的方城啞口,以期與北麵的沙河跟南陽漢江支流唐白河連通,
最終就是把唐白河並河於豫東平原的蔡河,直通汴州,與大運河相接。
西山諸羌也都是畏懼不已,
雖然東女國女王湯滂氏早在武德朝時就曾遣使到長安進貢,可這次也還是畏懼吐蕃勢大,雖沒直接向吐蕃稱臣,卻也向吐蕃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