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許的條件再誘人,可如果打不過唐軍,那一切都是虛的。
“少俟斤覺得這次步真和阿悉結聯手,仍還是會敗?”
“阿悉結可是有十幾萬帳啊。”
幾位首領深知阿悉結的強大,當初莫賀咄小可汗殺死侄子統葉護可汗,自立為西突厥汗國的大可汗,
但阿悉結部卻拒不承認他的汗位,並聯合其餘四弩失畢部一起舉兵反抗莫賀咄,
五弩失畢欲另外推舉泥孰為可汗,但阿悉結卻不肯,他們主張擁立舊主統葉護可汗的兒子咥力特勤為可汗,最終實力最強的阿悉結取得上風,擁立了咥力特勤為肆葉護可汗。
而阿悉結部也因此與泥孰一係結下了梁子,後來莫賀咄兵敗,逃往金山被泥孰所殺。肆葉護成為大可汗,他執意北征鐵勒,結果被薛延陀大敗,回來後又殺功臣乙利小可汗,又欲殺泥孰,
最後肆葉護可汗被眾叛親離,敗逃康居,不久去世。
他死後,泥孰得到大唐支持,成為大汗,他在位不久病逝,其弟同俄設繼大汗位,阿悉結也因當年舊事一直與汗庭不和,後來更是聯合統吐屯襲擊可汗,欲擁立欲穀設為大汗,雖然咥力失可汗一度退保焉耆,但最終還是亡命撥汗那而亡。
而咥利失可汗死後,阿悉結部的想控製西廂五弩失畢的野心並沒能實現,其實諸部聯手,推舉了泥孰可汗與咥利失可汗的侄子薄布特勤為新大汗。
一度與東廂支持的咄陸可汗以伊麗水,南北分治。
阿悉結的實力在如今的突厥十箭部落裡,都堪稱是第一,但也因為阿悉結部一直以來的野心勃勃,所以受到諸部的共同排擠,
就連欲穀設後來自立為咄陸可汗,實力強大後,也都跟阿悉結反目,帶著處月、處密、哥舒、葛邏祿、攝舍提、處木昆、鼠尼施、胡祿屋等諸部西征,硬是從阿悉結部手裡搶走了伊麗水南岸的地盤。
“打仗不是憑數量多就行的,何況你們覺得,在如今的西域,阿悉結部的這十幾萬人真的占多數嗎?”
此話一出,
預支部的這些頭人們一個個都怔住了。
他們還是慣性思維,覺得阿悉結部在西突厥十姓中最強,但現在被一提醒,才知道自己這種想法是錯的。
如今阿悉結的敵人是安西軍,也是唐軍,
安西軍確實隻有三萬來人,但是,唐軍在西域並不隻有這點人,除了阿悉結部和步真直屬的部落,
現在西域哪個不臣服於唐,哪個不聽武懷玉號令?
三萬二的唐軍裡,就有三千部落蕃胡子弟,
但武懷玉一聲令下,還能從諸部征召起幾個三萬都不止的人馬。
而武懷玉的背後,大唐的中原內地,還能源源不斷的派遣兵馬過來。
這麼一想,
曾經號稱突厥諸部最強的阿悉結部,其實毫無優勢,不管是數量上,還是戰鬥力上。
“既然如此,那少俟斤為何放了都曼離開?”一名家族青年問道。
“都曼是阿悉結大首領闕俟斤的長子,也是特勤,我們雖不加入他們,但也沒必要往死裡得罪他們,”
在預支赤心看來,
這次步真和阿悉結部的起兵,必然會以失敗而告終,但他也覺得,阿悉結部畢竟是西突厥十姓中最強的部落,
唐軍就算能夠擊敗他們,但以他們的實力,估計唐軍也是會安撫拉攏,
他們預支部不過幾千帳,那般慘敗後武懷玉都安撫拉攏了,阿悉結部肯定也不會往死裡結仇。
預支部和阿悉結部實力懸殊,做人還是留一線,
可以不加入,但不能主動結仇。
預支赤心認定,阿悉結反不了大唐的天,步真更是要被押去長安的結果,但阿悉結也不會亡族,他們會臣服於大唐,但仍會是西域強部,所以儘量不要得罪他們。
“傳令下去,集結三千騎,由我率領增援弓月城唐軍。其餘人留守部落,加強警戒。”
“少俟斤,我們現在就出兵嗎,會不會太早了?”
預支赤心望了眼那位頭發都有些花白的族叔祖父,“難道要等武相國率兵趕到,將步真生擒活捉,我們才去?”
到那時,可就遲了。
既然要表忠心,那動作就得快。
“去吧,點三千最精銳的部落勇士隨我前去,咱們既然要去,就得好好表現一番,要是能夠將阿史那步真生擒活捉,那就最好不過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