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丹東一帶,有大約九座高句麗山城,
其中在鴨綠江邊的有兩座,一是大行城,離鴨綠江口才三十裡左右,另一座是泊汋城,離江口約一百三十裡。
另外還有六座山城,是在去靉河和渾江流域,靉河和渾江都是鴨綠江的支流,因此這九座山城,都是高句麗人圍繞鴨綠江打造的防禦體係。
但現在最關鍵的兩座山城被唐軍攻下了。
大行城和泊汋城被唐水師攻占,其西北的重鎮烏骨城也被攻占。
再加上武家早就在鴨綠江口的皮島等三島的十年經營,以及朝廷打通了從遼東經烏骨城到鴨綠江口的陸路通道,
這就使喚的大行城和泊汋城,雖極為突出,但有海陸支援,這兩城卻是很穩固的。
但明眼人也知道,這兩座城,必是高句麗人要奪回的。
不用等明年唐軍再來,
今年高句麗人就得對這兩城發動反攻。
這兩城就是前線戰場,有的是仗打。
王方翼和趙持滿都不怕打仗,就怕沒仗打,他們想立功,渴望建功立業,想要拿高句麗人的首級,積攢自己的功績。
“大行州都督龐孝泰,跟我也算是老朋友了,他兒子還是我義子,你們要真想去那邊,我可以幫你們安排,但你們要做好心裡準備,那裡可能會有苦戰,這個冬天甚至可能會很難熬。”
“我們不怕,請太尉成全。”
“好,”懷玉一口應下,安排兩人去大行城那邊,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
龐孝泰可不僅是他的老朋友,當年龐孝泰這一嶺南蠻酋到長安,那可是一口一個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的。
老龐當年甚至想拜武懷玉做義父的。
這博白蠻酋這些年有武懷玉這個靠山,在朝中也混的不錯,從三品的將軍,現在出任這大行都督,也是皇帝對他能力的認可。
否則這麼重要的位置,也不可能交給他。
武懷玉說到做到,很快就找了相關人運作了一番,對他而言,兩個小小七品武官的調動,確實不是啥大事。
尤其兩人背景也硬。
“都辦好了,你們兩個都調去大行州都督府,各授中鎮將之職,統一個中鎮三百人馬,鎮守鴨綠江西岸的兩個小山城。”
中鎮將,統一個中鎮三百人,正七品上武職。
相比起他們現在的從七品下校尉,這個中鎮將,可是連升了三級。
這就是有靠山的好處。
自願留在遼東,也是能提拔使用的,兩人又一個是五姓子河東王氏,一個天水趙氏,且是皇後家親戚,又有武懷玉舉薦,自然好安排,
何況去的大行城,都督龐孝泰又是武懷玉的人。
“知道你們想立功,所以特意安排了這個中鎮將,能夠獨自統領一中鎮人馬,鎮守一座小山城堡壘,有足夠的機會展現你們的能力,好好乾吧。”
兩人激動無比,“謝太尉提攜。”
武懷玉也把幾個自家和親戚家子侄安排到兩人手下,讓跟著他們一同去大行州,武懷玉看好這兩人,挑幾個子弟跟著他們,也是讓他們幫助照顧提攜,一起立功。
這樣的安排,武懷玉做了不少。
不僅是王方翼和趙滿持那,遼東留守的各鎮,他都有安排,這裡安插幾個那裡安插幾個,
反正他這親兵營的四百子弟,基本上都留下來了。
借此機會,這些家族和親朋子弟,也成功的就轉正成大唐將士了。主動留下來,有勳在身,都還可以優先提拔使用,就算是個從九品下的隊副,那也是正式的武官。
大唐人對於功名的渴望,是極強烈的,武懷玉帶著他們來遼東,帶著他們立功授勳,如今他們願意繼續留下,武懷玉也繼續幫助成全,
有機會提一下的,就幫他們謀個武職,還不到資格的,先幫他們落實授個散階,
實在還是不夠資格的,那也要安排個好地方好位置。
八月十七,
在遼東過完中秋節後,
皇帝頒旨,除留守的那八萬人馬,其餘各軍,陸續開始班師。
來時水陸十五萬軍,還有幾萬奚契突厥靺鞨黨項契苾回紇粟特等協從軍,半年下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以說是橫掃遼東,屢敗高句麗。
前後擊敗高句麗軍三十餘萬,斬首數萬,俘虜近二十萬,另俘虜男女生口也數十萬,牛馬等無數。
堪稱一場輝煌無比的勝利,
而唐軍的傷亡卻很低,唐軍陣亡一千多,自願的子弟部曲等千餘,另外胡人仆從軍陣亡約三千,其中高句麗軍就有一千多。
總計死了五千人,真正的大唐正規軍僅陣亡千餘。
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
何況還攻占了這麼多城池,占領了這麼多地方,都從遼東一路打到鴨綠江口了。
光是發賣的奴隸就超過二十萬,
遷入內地的降卒、百姓就超過五十萬。
高句麗人可以說這次是傷筋動骨,不僅耗費十六年打造的千裡長城沒了,就是耗費幾百年經營的遼東山城防禦體係,也崩了。
如果李世民肯冒點險,唐軍甚至已經都出現在高句麗都城平壤城下了。
出遼東城,站在太子河岸邊,皇帝回望遼東城。
“待明年,朕領軍複來,定要一舉攻滅高句麗,徹底收複漢之遼東四郡舊疆。”
武懷玉騎著馬在皇帝旁邊,絲毫不懷疑皇帝的話。
曆史上李世民東征,出兵十萬攻遼東,可那時漠北薛延陀還沒攻滅,有後顧之憂。
皇帝破了遼東城卑沙城蓋牟城等,
但在安市城下,雖然也成功阻擊,擊敗了高延壽他們的十五萬援軍,可最後卻頓兵安市城下八十八天,未能攻克安市城,
等到天寒之後,不得不撤退。
李世民回朝之後,便發兵滅薛延陀,此後積極備戰,派牛進達李績等先進攻高句麗,為親征做準備,
可惜後來吃天竺僧的丹藥中毒,英年早逝。
皇帝最終未能再次親征高句麗,抱憾而終。
但如今,第一次親征,已經大獲成功。
明年皇帝親征,必能一戰而滅,就算皇帝不來,高句麗也撐不了多久。
皇帝轉頭,踢馬踏上浮橋,渡過太子河。
武懷玉緊隨其後。
“懷玉啊,朕聽說你在遼東買下了大片土地?”
“嗯,臣看好遼東未來,大唐收複此舊疆,將來必定穩固,遼土肥沃,值得開發。”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你對朝廷很有信心啊,這是好事,要是天下人如你這般對朝廷有信心,遼東就不用愁了。”
皇帝指著太子河流域的那廣闊的土地,現在這裡還是大片的荒草甸子,“朕便在此賜你一萬畝地,以示獎勵。”
“謝陛下賞賜。”
武懷玉笑嗬嗬的收下,這可是遼東城郊,太子河沿岸的土地,稍加治理,就是水澆的沃土良田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