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二師兄的光輝時刻 三_打工,那是不可能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打工,那是不可能的 > 第171章 二師兄的光輝時刻 三

第171章 二師兄的光輝時刻 三(1 / 2)

賈文在獲取梁文誌和滿富力布局生豬多單的消息後,便計上心頭,打算既要站著把錢賺了,也要甩給對手們一口大黑鍋,一箭雙雕。

他叫來自己的寶貝兒子賈義,讓他親自去采購五十架無人機,以此來實施下一步陰謀。

彼時,由於華夏的無人機產業剛剛起步,賈義隻能從國外購買無人機。

按照正常的海運速度,這五十架無人機恐怕從發貨到收貨要一個月的時間。

賈文可等不了那麼久,他授意賈義直接改用航空運輸,於是乎,物流的時間從一個月直接縮短到不到一周。

在等待無人機到位的間隙,賈文讓賈義好好調研研究,整理出梁家各地的養豬場的所在與規模,以此確定目標。

經過梳理,賈文和賈義發現,天下梁倉下屬的養豬場在河西分布較多,而且單個養豬場的規模較大。

“好!正好咱們賈家在河西省也有勢力,就選這裡了!”賈文看完調研報告,立馬拍板兒確定了目標。

話說這河西省可謂是經濟大省,不僅是能源大省,而且還是化工大省,養殖大省……

如今這河西省經過一係列資源整合,養殖業也從傳統行業逐漸變成了壟斷行業。

豬是五畜之一,在華夏是富裕和健康的象征。華夏兒女長達8000多年的養豬史上,大多數時間都被定義為“傳統”養豬,即家家戶戶散養豬以備重大節日之需,這也使得生豬的供應一直以來都是呈現分散的狀態。

然而這種供應分散的格局伴隨著一項政策的落實,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歪曲利用。

保護環境是百年大計,可以說是偉大的英明決策,然而千百年來,上麵的英明決策,在下麵落實的時候往往會走了樣。

河西省是化工廠集中地,最大的汙染源毫無疑問是化工廠的廢棄物,可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什麼老百姓各家的豬圈成了一項保護環境的整改項目。

這實際上是部分基層管理者理解的偏差,有些甚至僅僅是因為所轄村內沒有工廠,於是為了政績,便拿豬圈下手來湊政績……

更為可怕的是,一些資本家甚至可能不乏外國勢力與部分貪官汙吏聯合收割,趁機建立一大批集中度高,規模較大的養豬場。

至此,原本分散的生豬供應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被一些彆有用心的人變成了壟斷集中的格局。

一時間,養了幾千年豬的老百姓很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在家養幾頭豬就惹地天怒人怨,以後想吃豬肉,隻能去外麵買那些資本家集中養殖的豬。

幸運的是,拆豬圈湊政績這件奇葩事兒很快就被上層管理者知曉了,管理者們紛紛驚詫不已,沒想到層層落實竟然能搞出“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現象,趕緊下達指令,叫停那些強拆老百姓豬圈的行為。

雖然及時撥亂反正,但是有些東西卻已成定型。就連時任河西省環保廳廳長的伍罡也驚了個呆,不禁感慨個彆基層管理者的理解能力以及他們打著某種旗號和資本家狼狽為奸牟利的能力。

伍罡一怒之下召集村莊級彆的管理者專門開了一場大會。在會議中,他發現,這些基層管理者並不是都存在理解偏差,有些人分明就是故意裝糊塗,實在是讓他氣不打一處來,但又無可奈何。

梁文誌的天下梁倉在後續的收購和並購中,整合吸納了一眾養豬場,並擴大規模,完成了對地區生豬供應的壟斷。

不僅是河西,放眼整個華夏,大規模的養豬場如雨後春筍一般,於是,繼大豆依賴進口之後,各大養豬場的種豬對進口的依賴度也大大提升。

當然,這些小來小去的細節不會引起人的注意,也沒人閒到去關注自己餐桌上豬肉的基因是否安全。

先不說賈家的陰謀詭計,我們來看看這次炒作生豬的主角——梁文誌是打算如何布局的。

梁文誌所掌舵的天下梁倉是華夏最大的民營養殖企業。為了全方位炒作生豬,他做了全產業鏈的部署。


最新小说: 穿越後我替潘金蓮渡餘生 冰鳳覺醒之穿越全職法師 厲總,夫人說今天要拆你公司 我們一起闖蕩過 穿書後,我在求生綜藝養豬出圈了 穿成繼母,我靠種田封一品誥命 七零:作精怎麼了?軍區硬漢他超愛 神算瘋玫瑰,撩得惡犬賀爺心尖寵 地球代號藍星 病弱美人太嬌軟,深陷鬼怪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