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教育唐王元人山人海的孩子,趙嬰按照夢中所見和陳盈的實踐經驗給他們編寫了一本百科。
學了此書不說一定能成為什麼學問家,但進格院乾活是絕對夠用的。
阮雖然不受重視,沒有母親庇護,但她也得到了這本書。
這也是她在童年時代為數不多屬於自己的東西,她一直小心保護,十多年也未曾損壞。
此次出嫁,她沒有太多東西,唯獨此書她一定要帶著。
“阮,此書我可否借閱?”
越王蘭眼神放光,他的異瞳晶瑩剔透,像是最名貴的翡翠,而且他用的不是命令的口氣,阮更是受寵若驚。
她立刻道“大王,書我放在寢宮的床頭上了,但布帛年久,難免鬆散,大王要小心。”
因為那時紙張的製作失敗了,但織布機的試驗成功了,所以這批書是用布帛製成,而非竹簡。
越王大喜,趙嬰絕對是所有君王都夢寐以求的臣子,他的成就雖然很大程度上依托在唐國相對簡單的環境上,可他的書籍不可不看。
當初製作的時候他隻想用來啟蒙,所以用的是粗布,過了十多年,隻有阮的書保留下來了。
宮人小心翼翼地把書捧在托盤裡,布帛早已發黃,脆弱的不行,阮趕忙說道“不能見風的,還有,大王,翻閱後若是想保存的話要重新抄錄。”
越王當然答應,他輕手輕腳地拿起書,書皮上寫著兩個大大的唐國文字,《百科》。
他不明白,便問道“百科是何意?”
阮答道“大王讀下去就知道了,請不要弄破。”
“我明白了,阮,你放心吧,此書非常重要,無論如何也要保存好。”
越王帶著書回了大殿,他本想召來季瑗,可今日是上巳,他是一定要看祭祀的。
也罷,越王召來了負責起謄寫詔令的官員,要他來抄寫。
寫文書當然是心腹才能得的差事,但抄是不需要的,因為製作好的詔令還要經過檢查,他無法動手腳。
唐國文字是列國最簡潔的一種,越王自然也會,但他不想自己寫。
抄書的官員什麼都不敢說,他的工作距離權力太近,卻又沒有改變的資格,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發表自己的意見。
越國文字有著巫祭的特點,越王覺得不能隻有一個版本,便要求道“各國文字都要抄一份,不許更改一個字。”
官員當然聽令,越王看完一頁,他便要抄完一頁,此刻他的刀筆都要磨出火星子了,可沒辦法,這就是權力。
書不算厚,越王很快看完了,官員也抄完了唐國文字的版本,他覺得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但這話不能對越王說,他隻是恭敬地把抄好的竹簡獻給君王“大王,這是唐國文字所寫,還請過目。”
他翻了翻,評價道“我記得你是字跡最好的那個,怎麼現在寫的這樣亂?”
官員有苦不敢言,他隻能謝罪,然後再次謄抄。
越王揮揮手“下去吧,明天我要看到七本字跡工整的書。”
宮中的書寫官吏當然不會隻有一個,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他懷著逃過一劫的欣喜,走出了大殿,卻不見身後的宮女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看完書的越王蘭還了回去,此書的思想和知識若是傳出去,越國要大亂。
因為被觸及利益的人太多了,先是祭司群體,然後是貴族和商賈,接著是獵人和采藥人,幾乎每個人的利益都會受損。
按照書中的說法,鹽鐵是一定要歸國家的,對神明的解釋權也得握在君王手中,狩獵采藥都需要官府下發許可,至於貴族的爵位和土地更是要統統收為國有。
隻有君王至高無上,沒有其他東西能淩駕於君王之上,高高在上的神明不行,權臣不行,宗室不行,外戚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