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江眠反正就當成事實了,總覺得七十年代的時間很長,哪怕現在是冬天,天還短一點也有這種感覺。
在現代的時候,兩天的時間加起來也過的很快,但鐘表的速度還是那樣,一天也還是二十四個小時。
初一的一天也和過年沒什麼兩樣,和除夕一天差不多,隻是江眠不想做飯了,已經回到了自己的作息時間。
但是不同的是這一天的小孩們都跑出來挨家挨戶拜年要糖吃了,關係親近的人家還會給幾分幾毛的紅包。就連江眠也提早把門打開,桌子上擺放好早就準備好的糖果與零食。
等有小孩來拜年就給他們抓一把。有沒準備的人家,直接就把大門一關,小家夥們也就知道不去這家了,不過大人總是免不了說幾句誰誰家摳門的話。
通過早上被爸媽沒收長輩給的紅包的經曆,都知道紅包拿到家就不歸自己了,一些愛玩的孩子和家庭條件好的還有在家裡受寵的,直接就去了大隊裡的供銷社。
這裡也按照年節進了一批鞭炮。
剛到手的紅包就被他們拿來換成了鞭炮。買到鞭炮的人就成了小夥伴裡麵被簇擁的存在,跟在他們身後跑來跑去,想炸哪裡就炸哪裡。
當然也少不了挨罵,畢竟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把鞭炮插在某種排泄物上麵或者扔到彆人家的廁所裡。總會有幾個倒黴蛋被誤傷到。
而被抓到的小孩也會被揪著耳朵送回家,但是大年初一頭一天,不是什麼大事是不會挨揍的。
這天是熱鬨的,吵鬨聲與歡笑聲混雜著。
初二和初三幾天是大部分人家的媳婦回娘家的日子,日子過的好的人家準備的東西就多點,給媳婦帶回家也有麵子。
不過總有準備的少的人家,這種到了娘家一般不太受歡迎,除非是真心疼愛女兒。
除了準備禮物,過節串門還有好笑的事情發生,親近的人家互相串門,所有東西都包好了放在筐子裡麵。
多是準備一些糖果、點心之類的,若是送的禮物中還有魚、有肉那可是頂頂好的了。
送來的禮物主人家一般不會拆開,從中挑選一些自己家也留著走親戚。
正月的上半個月幾乎都在走親戚中度過,這些禮送來送去就有可能經過不少人的手又回到了最初送禮的人家。
保存的好點還能吃,有時候時間長了有些東西都壞了,送禮的和收禮的都不知道。也是因為日子窮鬨的。
走完親戚,年節其實就算是結束了,隻有家裡的過年存貨還有幾分年味。
初五不宜出遠門,大部分人就算有事,也會避開這一天出門。
附近大隊就有一個人去年初五出門,結果滾落到旁邊的溝裡,把腳給扭了,更佐證了初五不宜出門。
不過據江眠的觀察,也不是沒有人出門,隻是人少點,她猜測大部分人不出門一是沒什麼要緊的事,二就是今天財神爺過生日,為了祈求自己家能發財,說不宜出門就不出門唄,怎麼都不能擋了發財的機會。
瞧著最近幾天的熱鬨勁過去,江眠就等著十五的到來了,巧合的是十五這天依舊是江眠的生日,一天過兩個節日,也是挺匆忙。
沒等到日子,這天大隊長又來敲她家的門了。
“江眠,開門”聽著聲音江眠出門去開門。
這次大隊長倒是紅光滿麵,看起來頗有幾分意氣風發。
“大隊長,過年好呀”,江眠萬萬沒想到,還是沒躲過要給人拜年。拜完年緊盯著大隊長看他今天來是有什麼要緊事。
“哈哈哈,過年好,過年好。江眠啊,來,給你大紅包,這是上次你消息的獎勵,一共68塊錢,還有各種票據,是公安局和公社獎勵你的。”說著大隊長朝她遞出一個紅包,接過來後,大隊長又拿出了第二個,這個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大隊長,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