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村與新芽村的耕地甚廣,眾人連著勞作三天,才將水稻小麥收割完成。
家家戶戶都將糧食存到地窖,生怕再遇上個什麼天災餓肚子。
而沈朝央的糧食基地也開始大量收割糧食,一車車金黃的稻子從田間運到沈家。
沈朝央將收割下來的水稻全部打成大米,小心保存在地下室裡,將地下室的糧倉填得滿滿當當。
這些大米,足夠她們一家人吃十年都吃不完。
糧食基地占地麵積極廣,百家湖周圍大部分的荒地都被種滿了水稻,約莫近千畝,產出將近五十萬斤水稻。
這些水稻沈朝央沒有跟官府簽訂合同,而是獨獨屬於她自己的。
沈朝央當即在基地建起大米加工基地,將水稻全部打成大米,再拿到鎮上售賣。
她在清琉鎮上再度買了一個鋪子,命名為“有一家糧鋪”,將大米的價格定為三文一斤。
新生產的大白精米,才三文一斤,這價格屬實便宜。要知道從前舊精米,也才三文一斤呢。
五十萬萬斤大米,一斤三文,總共一千兩。稻子一年可以收兩回,那麼一年便賺兩千兩。再算上種麥子,土豆玉米的收成,一年約莫能賺個四千兩。
除去買鋪子的錢二十三兩,一年兩個夥計的工錢三十兩,再出去雇傭三百農戶一年工錢,約莫三千六百兩,淨利潤僅僅隻有三百四十七兩。
對於沈朝央,糧食是她最不賺錢的生意了。
但無妨,隻要她保持糧食正常價格,無論天災人禍都不漲價,那麼百姓也不會餓肚子。
鋪子三兩天便裝修好了,紅紅火火地開了業。
開業第一天,糧鋪裡便圍滿了人。
“我沒看錯吧?這新出的精米一斤才三文?”
“我記得趙記糧鋪陳米一斤都要五文錢呢!這三文也太便宜了!不行,我要買十斤!不,一百斤!”
“我也要!我要五百斤,這糧食價格這麼便宜,再不買萬一漲價了怎麼辦?”
隨著人群擁擠喧囂,沈朝央清了清嗓子道。
“各位彆急,請排好隊,人人都有。請各位在此排好隊,登記一下,每人每個月限購一百斤。”
成人一天約莫吃一斤米,一家若是四口,一天最多也不過四斤米,一個月便是一百二十斤米。
為了防止有人囤糧,拉高糧價,沈朝央便采取了限購方法。
眾人一聽限購,趕忙爭搶著要先買,生怕下一秒糧食就不夠了。
不到一天功夫,糧鋪的低價便傳遍了大街小巷,糧鋪裡的大米瞬間銷售一空。
這下,清琉鎮上的百姓再也不用因為糧價上漲而勒緊褲腰帶了。
可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沈朝央的糧鋪便被人放了火。
好在火勢不大,鋪子裡的夥計及時發現,滅了火,鋪子損失不大。
但,無緣無故有人放火,勢必是沈朝央糧鋪招人眼紅了。
許多糧鋪趁著饑荒,刻意哄抬糧價,將從前的三文漲至五文,甚至十文,賺了不少昧良心的銀子。
現在沈朝央將糧價壓低,人們都去沈朝央的糧鋪買了,其他鋪子沒了生意,自是恨沈朝央恨得牙癢癢。
可清琉鎮上的糧鋪並不少,這火到底是誰放的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