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五月份。
就在這時,東陽國趁著大州國內部陷入混亂之際,其陸軍部竟然未經天皇陛下授權,擅自決定對大州國的北部省份發起進攻。
東陽國陸軍部在大州國北部投入了將近三萬的兵力,但其中包括了各種雜七雜八的部隊。
而大州國在北部省份部署了超過四十萬的大軍。
然而,東陽國卻以莫須有的罪名作為借口,對大州國北部省份發動攻擊。
起初,人們都認為這是一場自殺式的進攻,因為雙方兵力懸殊實在太大。
但令人驚訝的是,東陽國的進攻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們便成功占領了北部的一個省份。
這一勝利讓東陽國變得越發囂張和肆無忌憚。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大州國北部的四個省份相繼失守,東陽國軍隊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東陽國的天皇陛下原本打算嚴懲陸軍大臣,但當他得知這一戰果時,感到十分滿意。
對於東陽國的這種做法,各國都表示了強烈的譴責和不滿。
他們認為東陽國的侵略行為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人類的基本價值觀,給大州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
然而,儘管各國對東陽國的行為表示憤慨,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並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來製止東陽國的侵略。
一些國家可能因為自身利益或政治考慮而選擇保持沉默,或者隻是發表一些空洞的聲明,沒有真正的行動力。
還有一些國家則擔心與東陽國發生衝突會引發更大的戰爭風險,因此選擇觀望態度。
本來東陽國還計劃繼續進攻大州國,以擴大其領土和影響力。
然而,麵對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和壓力,東陽國不得不重新評估其戰略。
他們意識到,如果繼續堅持進攻,可能會引起更多國家的聯合反對。
甚至可能導致國際聯盟的形成,這將對東陽國的利益造成更大的威脅。
因此,東陽國決定暫停進一步的軍事行動,轉而專注於鞏固已占領地區的統治,並逐步消化大州國北部四個省份的資源。
這樣一來,東陽國可以利用時間來穩定局勢。
同時也可以等待更有利的時機再次發動全麵入侵。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發生了,北部四省被東陽國侵占後,各地軍閥竟沒有停下內戰的步伐。
然而,領東省和江南省的兩位大帥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聯手開始鎮壓其他地方的軍閥勢力。
經過一番努力,最終實現了國內的統一。
江南省的大帥榮任大總統,並兼任海陸空三軍大元帥。
而嶺東省的大帥則擔任副總統,同時兼任海陸空三軍參謀長。
事實上,以嶺東省大帥的軍事實力,完全有能力爭奪大總統之位,但出於對國家利益的考慮。
他毅然放棄了與江南省大帥的內戰,主動讓步,旨在實現全國統一,攜手抵禦東陽國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