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白雖然害怕,但還是順從地伸出了手。
劉盈揮舞著尺子,嚴厲地說“你就不會好好學習嗎?”
一聲清脆的巴掌聲響起,劉白的身體劇顫。
緊接著,又是一巴掌“你就不會尊重讀書嗎?”
此時,外麵突然響起一個聲音。
“這裡發生了何事?為何又在對他們動用刑罰?”一個背手而立的老者步入室內。
“參見陛下!”
皇子們原本對劉盈就已心生畏懼,此刻見陛下親自駕到,他們就如同麵臨猛豹的老鼠,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尤其是蜀帝劉春和瀆帝劉譚等人,他們本以為劉白會為他們分擔責任,如今嚇得幾乎要崩潰,雙腿如同篩糠般抖個不停。
劉盈毫無愧色,巧妙地將他找到的圖畫書藏入袖中,對劉邦說“陛下,這隻是兄弟間的嬉戲打鬨,並無大礙。”
“以擾亂學習的方式胡鬨?你這是自找苦吃!”老者瞪視著自己的孫子,對劉盈說“作為長子,你肩負著半個父親的職責,對你的兄弟們應當嚴加管教。若需懲戒,切勿太過寬容!”
在這個時代,長兄的確扮演著類似父親的角色,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作為家業繼承的首位合法子嗣,長子不僅肩負著家族傳承的重任,還承擔起照顧和管理其他家庭成員的職責。在普通家庭中,若是父親缺席,長子便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同時還要關心弟弟們的成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負責家庭的生活所需,支持他們的教育,幫助他們成家立業,分配土地以確保他們的生計。即便自身遭受損失,長子也必須優先保障弟弟們的福祉。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這是古老的家訓。
“我已經對他們的過錯施加了懲罰,他們亦已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劉盈回應道。
那一刻,劉啟對劉盈的敬意倍增。
作為兄長,在麵對弟弟的錯誤時,自然應當施以懲罰。然而,懲罰之後,卻不能將弟弟的過失告知父親。這是為了維護弟弟們的尊嚴,避免讓老人感到憤怒。
“哼!”老祖宗不悅地冷哼一聲,將目光轉向顯得有些迷茫的劉啟。
“孫子啊,無論在何處,你都應當專注於學業,避免招惹是非,”他嚴肅地教訓道。
劉啟表現得像個遵規守紀的年輕人,誠摯地說“皇祖父,皇祖母,請您放心,您的孫子將會勤勉學習,不辜負您們的辛勤教誨和深切期望!”
“哈哈,我們孫子的言論總是最動聽的!”老人因喜悅而笑得合不攏嘴,眼角的皺紋因此更深了,他慈愛地拍了拍劉啟的臉頰,“不要隻說那些你會知道我會喜歡的話。你回去後,切勿效仿你那些不成器的叔叔們!”
“孫子並非為了討您歡心而這樣說,”劉啟嚴肅地回應,“雖然我對學習並無特彆的喜好,但我明白沒有教育便無法立足於世。皇祖父和皇祖母,孫兒讀書是為了您的期望。”
他繼續慷慨陳詞“剛才,父親提及我們劉家幾代人的貧寒。我們對於知識的渴求無比強烈,卻往往限於機緣未至。我們的生活尚且艱難,又怎能奢求有更多的精力投入閱讀與學習之中?”
“若不投身於讀書或學習寫字,便難以有任何的發展前景。我們的子孫將會延續貧窮的命運,一代又一代地在田間勞作,循環不已。不讀書、不學習的人,注定缺乏文化滋養,智慧亦難以為繼。”
當劉啟激昂地辯論時,老人的心神卻飄回到了遙遠的往昔。
在他年輕時代,家境貧寒到幾乎無法果腹。沒有充足的食物供他上學,他所掌握的幾句話,都是出自母親的教誨。母親曾在較為富裕的日子裡,每天黎明前親手教他。
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父親、母親和哥哥們相繼離世,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寺廟的和尚。通過從事粗活和辛苦的勞動,他收養的父親——一位慈祥善良的人——教會了他幾個字和簡單的閱讀。
後來,寺廟安排他去向一位老師求學並順便遊曆。每當他路過村莊或小鎮,他總會悄悄地聆聽學校外老師們的授課,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識的力量。
或許,不讀書的人中也有少數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難免會感到匱乏。為了能夠終身不斷進步,我們唯有不懈地追求學問。
“古人雲,‘不學習的人不知曉是非;若玉未經打磨,則不成器。’皇祖父和皇祖母,您們之所以鼓勵孫子與皇室叔叔們勤奮學習,正是期望所有的劉家子孫都能如經過精心雕琢的玉石一般,而非隻是塵世間堅硬的泥土!”
劉啟發言完畢,呂太後被老祖宗緊緊擁抱在懷中,“你說得極是,孫子,你的話字字珠璣!”她激動得聲音哽咽,“各位,請聽我說,我們的孫子說得真是太好了!”
那時,一群長須垂肩的老臣步入房間。
從他們身著的傳統服飾可知,這些是漢朝的儒學大家。他們的麵色莊重,身上散發著儒家學說的氣息。
“陛下,太子殿下,大皇子殿下,向您致敬!”
漢朝創立之初,劉邦定製恢複了楚國的禮製,當時的風俗與清朝不同,朝臣們常常行跪拜之禮。而這些老臣子則僅以恭敬的鞠躬表達他們的尊敬。
當老臣們行禮時,劉啟從老祖宗的懷抱中緩步而出,身體略微傾斜,以示謙恭,同時謝絕了他們的莊重敬禮。
這個舉止令學者們感到有些困惑。
“大皇子殿下,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武英宮的學者楚訥不禁問道。
“雖被封為侯爵,我此刻身處學習的場所。在眾人眼中,諸位便是我的養父,在學塾之內,我理應保持養父與兒子間的親情紐帶。請討論我的侯爵職責,但養父與子之間的情誼,我也必須堅守!”劉啟率直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學者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尤其是那位最德高望重的學者——武華宮的學者,他向老祖宗讚許地說“陛下,大皇子殿下對學者的尊敬以及對農事的深刻理解,這在中國曆史上實屬罕見!”
其他學者也紛紛附和“太子殿下養育了一個好兒子,漢朝因此有幸,我們同樣有幸!”
“誠然,他雖是大皇子,但依舊是個孩子,亟需各位的悉心教導。”劉盈雖如此說,但他的眼神中難以掩飾驕傲與滿足之情。
“哈哈!”老祖宗不禁放聲大笑,忽略了禮節,“我們劉家的傳統就是如此,從小便深受儒家倫理的熏陶!”他接著說,“你們都聽見他剛才提及的學習理由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我們聽得很清楚!我有一個問題,殿下!”武華宮的學者蒯長月提出了疑問。
“但問無妨!”劉啟平靜地回應。
“您方才提到,皇帝頒布旨意,令他的兒子們學習以領悟儒家思想和智慧,”蒯長月進一步發問,“然而如今皇帝乃天子,劉家勢傾天下,我們究竟還需不需要遵從聖人的教誨呢?”
“統治天下,音樂是不可或缺的紐帶;治理天下,武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劉啟斷然回應,聲音響亮而清晰,“漢朝以音樂奠定國基,我們依靠武力維護秩序,但仁愛、正義、禮儀與教育卻是治國的基石。何為美德?何為禮儀?何為教育?那便是聖人的教誨!”
“你們每一個人,我的皇室叔叔們,都將擔任各自封地的領主。在統治人民的過程中,若不了解聖人的教誨,又該如何領導和管理你們的人民,如何為帝國樹立典範?”
“此外,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我們的仁愛與正義之心。作為漢朝皇室的一分子,我們應時刻將民眾的福祉置於首位。在治理我們的家庭時,必須以仁愛為核心。我們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成長,更是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人民的幸福!”
“說得好!”老祖宗拍著大腿,目光斜視著劉盈和其他皇子,“你們都聽見了嗎?這就是我們劉家的理念!”
“雖已登基為帝,劉家已至權力的巔峰,但我們絕不能遺忘我們的謙卑。有人稱我們是聖人的後裔,但正如我們自家所深知,我們不敢自居如此崇高的地位。我們的劉家,是從貧寒和普通中崛起的。”
“我們讓你們這些王子接受教育,並非為了讓你們成為學究或依賴科舉取得功名,而是希望你們能理解世事的艱辛。明白劉家權力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樣你們在踏足外界之時,也不會遺忘根本,淪為壓迫百姓的暴君!”
老祖宗話鋒一轉,目光落在劉盈身上,嚴肅地說“你們都聽好了,要確保這些調皮的孩子在課堂上舉止端莊,專心致誌於學業,不得浪費光陰。若有人擾亂課堂秩序,學習懈怠,或不守規矩,都必須受到嚴懲!”
這些話語激發了活力與決心。
皇子們與呂太後一同跪下,頭部低垂,莊嚴承諾“殿下,您的教誨,我們會銘記於心!”
老祖宗講完後,便領著太子劉盈和幾位學者前往另一大廳繼續深入討論。
在課堂之上,劉啟與其他年輕的王子們私下交流,他們的麵龐因此刻的激動而泛起紅暈,耳根也微微發熱。
劉顯、劉白等人跟隨老祖宗起身,齊聲呼喊“向大皇子致敬!”
劉啟微笑著點頭回應“起來吧,免除禮節,尊敬的叔叔們!”隨後,在仆人的引領下,他步向教室後方最為尊貴的座位。
喜歡我爺是劉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爺是劉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