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全世界民眾,能更真切地認識這場戰爭。
以及外星文明的真實模樣,華夏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對俘虜的瓦龍人進行展覽。
展覽的首站選定在華夏的首都。
此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引發了民眾的強烈好奇,展覽場館外早早便排起了長龍。
畢竟,這是人類首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外星人。
當人們踏入展覽廳,率先映入眼簾的是被特殊防護設施禁錮著的瓦龍人。
這些瓦龍人並非身形高大,而是身形矮小,約一米六左右。
它們沒有腿,是依靠八條柔軟的觸手支撐著身體。
上半身如同一個圓柱體,頭部看似正常。
然而嘴角兩邊卻各有五六條纖細的觸手,不時從嘴巴裡探出,渾身看上去黏糊糊的,不知是汗水還是粘液。
人們對瓦龍人的獨特外貌感到驚奇,同時也對它們的科技裝備充滿了探究的欲望。
在旁邊的展示區域,陳列著從瓦龍戰艦上收繳的武器和工具。
有能夠發射高能光束的槍械,還有構造複雜的通訊設備以及用途不明的金屬儀器。
“看,這就是和我們交戰的外星人,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一個孩子緊緊拉著父母的手,眼睛瞪得溜圓。
“它們的科技貌似先進,可最終還是被我們戰勝了。”一位老者感慨萬分地說道。
隨著展覽在全球其他城市依次展開,在各地均引發了民眾的熱烈反響。
在歐洲的一個展覽點,人們紛紛抒發著自己的見解。
“原來在宇宙中真的存在其他生命形態,這徹底顛覆了我對世界的原有認知。”一位年輕人麵對鏡頭激動地說道。
“我們應當從這次與外星文明的接觸中汲取經驗,加快推進自身的科技發展進程。”一位學者模樣的人認真地說道。
在美洲的展覽現場,人們除了表現出好奇與驚歎,更多的是展開了對未來的深入思考。
“這次展覽讓我深切地意識到,我們必須緊密團結,攜手共同應對來自宇宙的未知挑戰。”一位參觀者神情嚴肅地說道。
而在非洲,這次展覽極大地激發了當地民眾的好奇心。
“真是奇怪的文明,長這樣啊,不知道他們的星球是什麼樣的?”非洲的一個酋長說道。
通過此次全球範圍內的展覽,不但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
還讓全人類更深刻地,領悟到宇宙的浩瀚與未知。
同時,也促使各國更清晰地認識到合作與共同發展的關鍵意義。
在地球逐漸恢複生機,與秩序的同時。
華夏文明並沒有滿足於,現有的勝利與和平。
他們深知,宇宙中的威脅從未真正消失。
為了確保地球的長治久安,華夏決定攀科技。
然後建造一支更加強大的新艦隊,反攻瓦龍文明的母星係,以絕後患。
華夏各地的科研中心燈火通明,無數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日夜奮戰。
在材料科學領域,他們致力於研發出更堅韌、更耐高溫高壓的新型合金,以用於建造新一代戰艦的艦體。
實驗室裡,各種實驗設備高速運轉。
科學家們緊盯著數據的變化,不放過任何一絲突破的可能。
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華夏科學家成功掌握了,更高效的能量傳輸和存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