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也沒有乘勝追擊,大顯泱泱華夏,禮儀之風。
其實也挺喜歡這種人的,不服就乾,也不噴臟話。
如果噴臟話的話,那就是另一番場景。
那家夥而且挨打,眼神中卻越來越敬佩,沒有那種惡毒,也沒有剛才看不起人那種眼神。
爬起來又嘰裡呱啦的說著,李富珍又在旁邊翻譯,說要比試武器。
李富珍有些擔心,讓陳平安不要比了,陳平安卻讓李富珍放心看著沒事。
果不然,對方從身上,掏出兩節棍子,雙截棍,有鎖鏈連著的,拿在手中,開始舞的虎虎生威。
陳平安也如同像變戲法一樣,從身上拿出三節鐵棍,進行組裝,不多時,就形成一把長槍。
說實話這家夥的確是個高手,隻不過遇到了陳平安。
兩人又打起來,陳平安站在原地露出微笑不動,長槍就是刺。
對方連續躲閃了幾下,彎腰偏頭低頭,時不時也用雙截棍,還打著槍尖,讓其偏離軌道。
可是長槍紋絲不動,一出槍,槍尖指著對麵腦門,而且對麵的雙截棍,也纏在槍尖,想用力扯偏離自身,可是紋絲不動。
“嗬嗬,你可沒學到武聖他老人家的精髓。也許有些東西沒教你們,武器一寸長一寸強,也是你沒有進入那種意境的原因。
還有一句,那就是力量,碾壓一切花裡胡哨。”
麵前的人眼神越來越佩服,然後鬆手,雙手舉過頭頂,李富珍又在旁邊翻譯。
陳平安收回長槍,對方拿著雙截棍明顯不服,又在原地跳動起來。
以前憑借著自己這一身功夫,那可是無往不利。
似乎也懂了一點武器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第二次,準備想辦法近身搏鬥。
似乎剛找到破綻,想近身,陳平安隨意伸出長槍,速度實在是太快,又頂到這家夥的腦門,這家夥立刻停住腳步,一動不敢動。
陳平安真的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動作,隻要一出槍,槍尖就指著這家夥的腦門或者胸膛,不得寸進半步。
連續試了好幾次,都是如此,動作很簡單。
旁邊有一個華裔老人,立刻上前抱拳行禮,說了一些客套的話,說著一些江湖話。
然後又對那年輕人說“你不是對手,根本不是一個境界的,對方已經有了武之境界,也許達到老祖宗那種境界……”
那年輕人又嘰裡呱啦的說著,讓那老者上前去試一試大開眼界。
老者搖了搖頭,說自己也乾不過。
本來對方被自己如此羞辱,按道理來說應該結下不死之仇,而且還是情敵。
對方卻一臉熱情崇拜,行了一個很尊重的禮,拿著兩杯好酒過來,這讓陳平安有些愕然。
然後李富珍又解釋了一句。
既然沒有敵意,而且遠在它鄉,也不想節外生枝。
拿起酒杯和麵前的外國人喝了一杯,對麵也表示,說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陳平安這一身本事,能夠配得上,值得擁有李富珍這麼優秀的女士。
以後也不再對李富珍抱有非分之想,還說了一句彆扭的華夏語言,陳平安是聽懂了。
“不打不相識,以後就是朋友……”
然後又在那裡熱情的請教,讓陳平安指點。
被對方突然的熱情,搞得陳平安都有點不太好意思。
對方也說了他祖師爺的話,武道的意境,心如止水,把自己想象成是一灘水,可以變化無形,倒進一個杯子裡麵,就會形成一個圓形,倒進一個水壺裡麵,就會形成一個壺形。
說平時有很多人解釋過,可是還是有些聽不懂,請教陳平安,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也不太懂,那應該是一種境界吧!達到如水,在不同的環境可以做到千變萬化,隨機應變。
華夏的武術,其實很簡單,講究快、穩、準。隨後臨機應變,不離其宗……”
陳平安簡單解釋一句,剛才陳平安出槍,也是如此,快、穩、準,裡麵包含也很多,如何做到穩?那就是要力量大。
隨後大廳這些老外都投來敬佩的目光,當然也有李富珍的原因,一個兩個都過來敬酒。
其次來到海外,陳平安就發現,這些老外其實打心底都看不起華夏的人,也驚訝武聖,當年多牛啊!當年可是罵東亞病夫的時代。
硬生生在這種環境開辟一個天地,而且受到全世界的人崇拜,甚至狂熱追求,那得有多牛。
陳平安心裡猜測,如果武聖沒有死,也許能夠以武證道,境界會更高,然後就像蕩魔祖師張三豐一樣,以武證道可以白日飛升。
隻是可惜了。
因為當年武聖說出那一番話心如止水,那時候很年輕,應該就摸到了一些境界。
李富珍也是一臉狂熱,抱著陳平安一隻手臂,大家恢複過來又繼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