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和姐姐和妹妹在家裡,但不代表陳平安不去玩,吃了早飯,就跑到村子裡和幾個小夥伴打麻將,或者喝酒。
又到了晚上,怎麼哄李富珍也不願意了,所以隻能忍著。
第四天,清早天還沒亮,所有人都爬起來,村裡也來了很多男人,陳平安家開始殺年豬,自己三叔養的,而且殺了兩頭,光肉一頭就有兩百多斤。
殺了年豬,左鄰右舍,都叫來吃刨湯,又是熱鬨了一個中午。
第四天晚上,李富珍還是不願意,有些擔心些什麼。
第五天,陳平安清早爬起來,離開了家。
因為有個小夥伴,有了女朋友,今天結婚,村裡一夥年輕人去接新娘,離的並不是很遠,在縣城另一個鎮上,二十五公裡,平時開車隻需要三十來分鐘,雖然大雪停了,還是有些慢,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路程。
陳平安開著自己老婆的豪車去,那叫一個顯眼,甚至比接新娘的車子,還要顯眼,自己的小夥伴租了一輛大奔當婚車。
而且那種牌子不常見,大家隻是覺得霸氣漂亮好看,也不知道是什麼牌子,陳平安隻是解釋說三十來萬的車子。
新娘對方,繼承了一些傳統,因為當地有很久遠的酒文化,進門路上擺著一排排的白酒,伴郎需要喝完了,才能進門見新娘。
其實提前大家都商量好,按照平時的習俗經驗,酒肯定不可能喝那麼多,假裝起哄,用腳或者用東西,仿佛不小心一樣把那些杯子弄倒,也就不用喝了。
對方的姑娘是真正的侗族,有著真正侗家傳承傳統。
這邊一夥人一去,人家有老有少,也有年輕人堵著,而且彆人一來就是大禮,很有禮節,人一到門口,有一位中年人,就開始在那裡念唱著四言八句。
畢竟是接新娘,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邊也不太好意思這樣弄了。
陳平安所在的地方,早已經漢化,這些習俗已經失傳,平時結婚都是一些年輕人,鬨得有多瘋就有多瘋。
當然也叫了一位長輩去坐鎮,這邊這位長輩,平時在村裡吹牛逼很厲害,口才很好,遇到這種真正傳統的禮節,一下子都傻眼了。
這邊很尷尬,連對麵都很尷尬。
最後陳平安才從人群之中站出來,也開始念著四言八句,在那裡回答著,而且念完一句往前走一步,從地上端起酒杯喝乾一杯。
身後的人,終於鬆了一口氣,也都同時舉起酒杯都喝了一杯。
而且對方那位主持人,又說了一句,同樣舉起酒杯,往前走一步,身後有一群年輕人同樣跟著喝。
對麵的長輩,看著陳平安終於露出笑容點了點頭似乎挺滿意的。
兩人就在那裡對著四言八句,每對一句,喝一杯往前走一步,就像兩夥人中間隔著一道橋,慢慢往中間走一樣。
這種真正有禮數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陳平安之所以懂,雖然地方已經漢化,畢竟也是侗族,從小爺爺就壓著學習過,本地的文化不能丟了,而且陳平安本來天生記性就好。
最後陳平安和對麵那位長輩走在一起,同時握了握手,雙方都舉起最後的酒杯,陳平安在那裡開口說著。
“”迎新娘來迎新娘,天動地鞭炮響。男女老少都來看,說笑跳耀喜洋洋。
迎新娘來迎新娘,我看新娘好容裝。一步下車見富貴,二步下車是吉祥。“”
緊接著鞭炮聲,震天響。
然後對方又說著,把女兒交給這一方,希望好生對待之類的四言八句。
而且還彎腰行了個大禮,對麵所有人都是,陳平安也趕緊行禮,對身後的人眨了眨眼睛,大家也跟著陳平安行大禮。
陳平安這邊也說著詞,像念唱一樣,大概意思就是放心把女方交給自己這一方。
“請!”
然後對方伸出了一個請的手勢,對方的人恭恭敬敬讓出一條道,這邊挑著籮筐,開始走進去。
連新郎的紅包都省了。
平時接親的話,有人堵門,會把酒踢倒,浪費糧食,然後撒紅包,男女老少去搶紅包,接親隊伍就會強行衝進去搶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