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玥坐上帝位之後,開始積極尋找能夠穩固自己統治的人才。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發現了蕭林的才能。蕭林不僅武藝超群,而且深諳兵法,更令司徒玥意外的是,蕭林竟將她誤認為是自己當年的救命恩人。
在朝會上,司徒玥正式宣布了對蕭林的任命。內侍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觀蕭林,武藝超群,才智出眾,且忠心耿耿,特任命蕭林為護國大將軍,統領三軍,輔佐朕治理天下,欽此!”
蕭林“微臣蕭林,謝主隆恩,定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然而,朝廷上的文武百官並沒有人看好蕭林。
與此同時,幾位皇子在封地內對司徒玥的統治越發不滿。他們多次上書請求見自己的妹妹司徒韻,卻均被拒絕,心中積怨已深。
在一次秘密會麵中,他們決定聯合起來,自立為王,發兵攻打朝廷。
大皇子司徒烈憤然道“司徒玥此舉,無疑是將我們兄妹之情全然不顧,她肯定軟禁了韻兒妹妹。”
二皇子司徒風陰沉著臉“不錯,我們身為皇族血脈,怎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女子把持朝政,我們必須奪皇位交給大哥。”
三皇子司徒雲則較為冷靜“但我們需得謹慎行事,司徒玥雖然剛愎自用,但她現在手中畢竟掌握著禁軍,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四皇子司徒海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我們可以從各地招募兵馬,同時聯絡朝中不滿司徒玥的大臣,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朝廷。”
於是,幾位皇子開始暗中籌備兵力,同時秘密接觸朝中大臣,逐漸形成了一股足以動搖朝廷的力量。
消息傳到司徒玥耳中時,她正在與蕭林商討國事。司徒玥震怒,立刻召集群臣,準備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諸位愛卿,朕待諸位不薄,今日卻有皇子聯合謀反,你們說,朕該如何是好?”司徒玥的目光冷冽,掃過群臣。
蕭林上前一步,堅定地說“陛下,臣願領兵平叛。”
司徒玥麵對著滿朝文武,眉頭緊鎖,心想這場危機非同小可,必須慎重對待。
老將軍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陛下,老臣雖年邁,但尚能飯,願領兵迎敵,誓死保衛我北啟江山。”
司徒玥望著這位曾隨先帝南征北戰的老將軍,心中雖然感激,但也不免擔憂“老將軍忠心可鑒,但叛軍勢大,不可輕敵。朕命你為帥,務必謹慎行事,萬不可輕舉妄動。”
老將軍領命而去,帶領精兵十萬,浩浩蕩蕩開出天啟城,直奔前線而去。
然而,戰場上的局勢遠比朝堂上的爭論更為複雜。幾場交鋒下來,老將軍雖然用兵如神,多次取得勝利。
但麵對皇子們早有準備的叛軍,最終老將軍兵敗被殺。
消息傳回天啟城,司徒玥的臉色愈發沉重。
“陛下,老將軍兵敗,叛軍已經逼近上京城,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大臣急切地問道。司徒玥沉默片刻,她知道已經沒有退路。
這時司徒玥想起了蕭林“傳朕旨意,封蕭林為平亂大將軍,率禁軍五萬,即刻出征,征討叛軍!”
“陛下放心,臣誓死保衛上京城,保衛北啟江山!”蕭林的聲音鏗鏘有力。
司徒玥點了點頭,心中感到一絲安慰“愛卿務必將反賊一網打儘。”
蕭林領命而去,朝中大臣也紛紛表示效忠,司徒玥的權威暫時得到了維護。
然而,她心中清楚,這場戰爭將決定這天下是究竟是誰來坐。
上京城外,戰鼓如雷,楚王和廣陵王的叛軍似潮水般洶湧而來,將這座城池團團圍住。
城牆上,箭矢如雨,石塊如雹,守軍拚死抵抗,但麵對叛軍的人數優勢,形勢岌岌可危。
蕭林身披戰甲,立於城頭,凝視著下方的戰場,他知道,這將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血戰。
"大將軍,敵軍攻勢太猛,我們是否要先行撤退,再圖良策?"韓超焦急地建議道。
蕭林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退?我們身後就是天啟城,我們無路可退!今日,唯有死戰而已!"
他拔出長劍,指向蒼穹,高呼"將士們,隨我殺敵!誓守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