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林登基的消息很快被傳令兵傳了出去。
“新皇登基,新皇登基。
新皇頒布詔令我燕國以後,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君王守國門,王子守社稷。”
“駕。”
“新皇登基……”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們的反應各異,大多數是激動和支持的。
在一個小城中,一群老兵聚集在一起,他們聽到騎兵傳來的消息後,感慨萬分。
老兵甲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激動地說“聽到了嗎?我們燕國新皇登基了,他和武祖一樣有骨氣,不向那些蠻子低頭!”
老兵乙點頭附和“是啊,新皇的命令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不納貢、不稱臣……這是我們燕國的尊嚴啊,我們老兵雖然年邁,但仍然願意為國家效力!”
老兵丙也感慨道“我征戰沙場多年,一直希望看到的就是這一天。
新皇有這樣的決心,我們燕國定能再次崛起!”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新皇的政策表示支持。
在城市的另一邊,一些商人和地主聚集在一起,討論著新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
商人甲擔憂地說“新皇的命令雖然振奮人心,但拒絕和親、賠款、割地、納貢,這將使燕國麵臨更大的壓力。我們的生意可能會受到影響。”
地主乙也表達了自己的顧慮“是啊,如果戰爭再次爆發,我們的田地和財產可能會受到損失。新皇的決定是否太過激進了?”
這時,一位年輕的書生站了出來,反駁道“各位,我們不能隻看眼前的利益。
新皇的決定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長遠利益。隻有國家強大,我們的生意和財產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書生的話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認同,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持新皇,為國家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朝堂上,蕭林也聽到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一位大臣上前,小心翼翼地說“陛下,雖然您的決定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但仍有一部分人在私下表示擔憂和不滿。”
蕭林沉思了片刻,然後堅定地說“朕知道,任何決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但朕既然成為了燕國皇帝,就必須為國家和百姓的長遠利益考慮,朕會聽取不同的意見,但朕的決定不會改變。”
一位燕國老臣站在一旁“陛下,您是燕國的君主,您的決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這………”
………
蕭林登基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燕國。
南麵的夏侯家祖地,他們對蕭林的登基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並且俯首稱臣。
這一舉動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代表了世家大族夏侯家對新皇帝的承認和支持。
夏侯家祖地的領袖在得知蕭林登基的消息後,召集了他的顧問和家族成員,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談話。
在談話中,一位白發老者“我們夏侯家在霖安的密探傳來消息,蕭林曾經在霖安憑借著一城守軍擊敗過草原騎兵的進攻。
而且盛京夏侯家還發生了叛亂,現在要想確保我們夏侯家一脈能夠傳承下去,我們必須全力支持他的統治。”
接著說道“而且我也相信在他的領導下,燕國將迎來更加繁榮昌盛。”
於是在談話結束後,夏侯家祖地派了一名代表前往了盛京城蕭林的朝廷,表達他們的忠誠和支持。
代表在朝廷上向蕭林鞠躬致敬,並傳達了夏侯家祖地的立場“參見陛下,我夏侯家祖地謹遵聖上的旨意,我們將與燕國休戚與共,夏侯不滅,燕國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