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材離開後,蕭林決定暫時以普通學生的身份體驗一下學院的生活。
不久,馮子材帶著製作好的身份證牌回到了食堂,他恭敬地將身份證牌遞給了蕭林“陛下,這是您的身份證牌,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做好了。”
蕭林接過身份證牌,上麵寫著“蕭十三”三個字,旁邊還有清北學院的標誌。
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謝了。”
“陛下,您客氣了。如果您有什麼需要,隨時可以吩咐我。”馮子材恭敬地回答。
蕭林想了想,然後說“你幫我安排一下課程。”
“當然可以,我這就去準備。”馮子材說完,又匆匆離開了。
蕭林拿著身份證牌,來到了司法係的一間教室。
教室裡座無虛席,學生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講台上的老師講解法律案例。
老師是一位中年的學者,名叫陳博,他在清北學院任教了三年多了,憑借著其深厚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受到學生們的尊敬。
陳博剛好正在講解一個盜竊案例,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在本朝的太祖年間,有一個著名的案例。
一個富商的金銀財寶在一夜之間被盜,而盜賊並未留下任何痕跡,富商報官後,縣令經過仔細調查,最終發現……”
蕭林找了個後排的位置坐下,他認真地聽著陳博的講解,同時也在觀察著其他學子們的反應。
陳博注意到了新麵孔的蕭林,但他並沒有中斷講課,而是繼續說道“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法律的實施不僅要依靠證據,還要依靠智慧和推理。
在沒有明顯證據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細節找到真相,是每一個司法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
課程進行到一半時,陳博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們是當時的縣令,你們會如何破解這個案件?”
教室裡頓時熱鬨起來,學子們紛紛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陳博隨意點了一個學生“李宏,你來說說看。”
李宏站了起來,自信地回答道“我認為應該從被盜財物的去向著手,調查一下集市上是否有人突然出售大量金銀財寶,同時審查富商的家仆和常客,看看是否有人行為異常。”
陳博點了點頭“很好,李同學的思路很清晰。還有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看法嗎?”
這時,另一個學生王誌也舉起了手“我認為還可以考慮使用懸賞的方式,鼓勵民眾線索,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線索。”
陳博微笑著說“懸賞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並不太好。”
蕭林也被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所感染,他舉起了手,陳博看到了他,有些意外,但還是點頭讓他發言“後麵的那位同學,你也來說說看。”
蕭林站了起來,平靜地說“我認為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可以考慮使用心理戰術。比如,可以故意放出一些假消息,說金銀少上有記號或者官府已經介入,嫌疑人可能會在壓力下露出馬腳。”
陳博的眼睛一亮,他沒想到這位新來的同學能提出這樣獨到的見解“這位同學的分析很深刻,心理戰術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這位同學,我以前沒有見過你,你是新來的嗎?”
蕭林微笑著回答“是的,老師,我是今天剛來的,我叫蕭十三。”
陳博點了點頭,對蕭林的回答表示讚許“蕭同學的見解很獨特,大家今後要向他學習一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