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從哲看了眼李長庚,淡淡地開口道“酉卿你先說吧!”
“是,元輔!”李長庚輕點了一下頭後,朝朱由校躬身說道“稟陛下,臣以為可采取以下四種應對之策
首先,約談主要糧商,限定他們的價格上漲幅度;
其次,認真對待兗州府的震後救濟,謹防發生民亂;
再次,適當的時候,可投入國庫的存糧用來平抑糧價;
最後,縮小遼東與西南戰事的規模,從而減少錢糧的消耗!”
“元輔呢?”朱由校看向方從哲。
“回陛下,老臣附議,但要留意北邊的蒙古人南下!”方從哲躬身說道。
朱由校想了片刻後說道“京城與天津糧價最高不可超過一兩五錢,對於那些囤積居奇惜售的糧商,可直接抄家,本月中旬之前,糧價必須回到今日之前的價格。
兗州府除了繼續救濟受災百姓,也要嚴防運河的安全,謹防亂民中斷運河運輸。
遼東戰事規模不可縮小,但西南戰事可適當放緩進攻速度,有序推進即可,切記急功近利!”
“是,陛下,臣等遵旨!”幾人一同回道。
朱由校看向李長庚說道“此事既然主要涉及錢糧與戰事,就由李閣老統領負責!”
“是,陛下,臣遵旨!”李長庚肅然回道。
“嗯,對於頑抗的糧商,朕準許你先緝拿再審問!”朱由校語氣凝重地說道。
“是,陛下!”李長庚高聲答道。
兗州府梁山集,高坐首位的徐鴻儒朝最左邊的陳燦宇問道“陳總會,王好賢與於弘誌那邊有沒有同意提前起事?”
“稟教主,王好賢說他那邊被盯得緊,不敢輕易發動,說等我們起事後,會跟隨響應。至於於弘誌那邊,他願意緊跟在我們後麵起事!”總會陳燦宇凜然回道。
徐鴻儒低聲罵了句後,朝右邊的徐和宇問道“徐總會,已經有多少信徒了?”
“稟教主,去年大旱,加上兩次大地震,真是天佑我們聞香教,信徒現在已經超過了五十萬,其中精兵就超過了五萬!”徐鴻儒的弟弟徐和宇一臉興奮地說道。
“恭喜教主!”其他人聽到已經有如此多的信徒,紛紛高聲恭賀。
“好,好,任城衛那邊最近有沒有什麼動作?”徐鴻儒問道。
“回教主,還是像往常一樣躺著肚皮曬太陽!”新進總會夏仲進笑著說道,他的話頓時引來了一陣哄笑。
等眾人笑聲停止後,徐鴻儒接著問道“南方那邊送來了多少刀槍?”
“回教主,大刀兩萬柄,長槍槍頭一萬把,弓兩千副,箭十萬支,都是之前南直隸守備府的武器!”徐和宇十分激動地答道。
“好,好啊,糧食呢?”徐鴻儒接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