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倭鬼子!”
躲在海藻下方的小和尚比小道士的感知要強一些,他剛想換個姿勢,卻不經意瞥見一道黑影從上方撲下過來,眼神一凝,然後就發現了黑影身上顯眼的菊花圖案,旋即衝著小道士打了一個手勢。
嗚。
小和尚打完手勢,九菊派的長老也撲了過來,手中一把黑色武士刀,如毒蛇吐信直刺小和尚的光頭。
在漆黑的海水中,小和尚內息護體,頭頂放光,正好做了靶子。
小和尚腦袋一縮,雙腿猛的蹬了一下身前的珊瑚礁,身子倒著滑了出去,米許長的武士刀緊跟著刺穿海藻,插在了珊瑚礁上。
砰。
小道士見有機可乘,身形一縱,借著水流之力,來到九菊派長老身後,探出右掌拍向了九菊長老的後心,九菊長老察覺身後水流異常波動,想也不想的回手一掌對轟了過去。
雙掌相交,震蕩海水,無數海藻劇烈搖曳,就好像一場盛大的海藻舞會,這也正好阻礙了雙方視線。
小和尚見小道士出手了,單腳一蹬珊瑚礁,掄拳懟了過去。
在水中,直拳是最有殺傷力的,將水的阻力降到了最低,再加上九菊長老手裡的武士刀插在珊瑚礁上一時半會拔不出來,所以,小和尚這一拳結結實實轟在了九菊長老胸膛之上。
然,這九菊長老已是武術大師的水準,雖被打中,卻也不慌亂,撩腳踹了出去,小和尚猝不及防,一下被踹得如同一個蝦米倒著在海水中滑動,同時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小道士見同伴受傷了,旋即探手入懷,拿出一個類似煙花筒的黑色圓筒,對準九菊長老後背,一按繃簧,哧——,一根食指長的鋼釘,洞穿海水,打向了九菊長老。
九菊長老反應非常迅速,稍稍偏轉了一下身軀,躲開了致命一擊,鋼釘噗一下竟然洞穿了他的肩膀,一道血箭飆射而出。
八嘎!
九菊長老很憋屈,若非急著把刀,他也不會受傷,激怒之下用力一拔,武士刀赫然脫離珊瑚礁,然後他手臂一甩,武士刀打著旋的飛向了小道士。
噗。
可憐的小道士,上一刻還在因為打中倭寇而興奮,下一刻,武士刀旋轉著飛切過來,他下意識抬手去擋,小胳膊當即被斬下,脫離隔壁的小臂還死死抓著黑筒,斷口處鮮血如泉湧。
阿彌陀尼的佛!
小和尚瞬間魔化,原本寶相莊嚴的臉蛋,頃刻華為黑氣
森森,眉心隱現出一朵白蓮花,他驀然張口,由胸腔到喉嚨然後從嘴巴裡噴出一道浩大的音波,一圈圈的如圓環一般套向了九菊長老。
“佛門偈語!?”
九菊長老是識貨的,也極其了解華夏佛道功術,這金剛伏魔獅子吼,乃至高秘術之一。
如果是在岸上,那麼此音波將震破人的耳膜,讓你頭暈目眩,癱軟在地,束手就擒。
如果是在水中,那麼音波不是推動海水,而是一圈圈的帶著強勁內息的海水,對你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最終意在束縛,沒錯,就是把你定在當場片刻時間。
也就是這片刻時間,小和尚亮出了兵器,那是一把冒著火焰的長劍,乍一出鞘,便是通紅似火,一道道血色流光在劍刃上流淌。
此乃著名的南明離火劍,佛門祖師達摩老祖一葦渡江之前,煉製的降魔密寶,瞬發時,如百丈長虹,不可匹敵,擋之比催。
為了斬斷九菊陰謀,這一趟南海歸墟,佛門也是下了血本。
噗。
一道匹練似的紅光,如一掛虹橋,跨越幾丈距離,直去九菊長老的頭顱,這一次,再也躲不過去了,當頭顱飛起時,他的眼珠還在轉動,瞧著下方的無頭屍,愣了一會,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他——死了!
噗噗噗。
小和尚似乎耗儘了所有內息,整個人瞬間萎靡,但他咬著牙遊到小道士身前,探出手指,連點幾下封閉了小道士的穴道,斷胳膊當即不再流血。
“還能堅持嗎?”
小和尚眼神問道。
“沒事,我有黑玉斷續膏,浮出海麵,接好胳膊,可以繼續。”
小道士覺得給道門丟臉了,若就這樣離去,他還有臉活著嗎。
走!
小和尚知道現在救人是當務之急,抓起道士的斷臂,攙著小道士,身形浮起,慢慢消失在這片海底珊瑚礁,隻是在上浮的時候,短臂手中的黑筒悄然而落.......
我能感知到左後方有劇烈的海水波動,因為無數海洋生物忽然改變的軌跡,朝著那個方向撲了過去。
“這不是唐代海船!”
初時,我還以為是唐代官船,可上了甲板之後,我摸著船舷上的雕花紋路,很明顯是明代商船。
而此時,我後背上的詛咒血印也愈發滾燙了,若非是在深海溫度很低,我的身體估計會燃燒起來。
“看來,必須馬上進入歸墟了。”
想到此,我身形微微一動,遊過船頭,想要找到柳詩詩一起離開。
然而我轉了一圈,竟然沒有發現柳詩詩的身影,稍愣了片刻,我一拍腦袋:“真傻,我應該從這麵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沿著柳詩詩的行動軌跡,自然找不到她,我應該迎著她的軌跡。
再後悔也晚了,我加快遊動速度,兩三分鐘後來到了甲板,我剛想用探照燈尋找柳詩詩的影子,船身就劇烈震動起來,憑感覺,震動源是在船艙內部,不用說,柳詩詩進入船艙了。
哢嚓哢嚓。
我遊動身軀,剛進入船艙的門,四周的海水便如同沸水一般滾動起來,力道非常大,咚咚咚,有好些海洋生物被卷了回來,拍打在船身上,本來就糟透的船身當即紛紛斷裂。
一道打著卷的海浪在海底翻滾,衝擊得很多鬆動的珊瑚礁離開原地,任由海浪衝向四麵八方。
歸墟徹底開啟了。
“呦西!歸墟開啟,你們統統死啦死啦地!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