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當然不能答應。
老李頭很遺憾。
十兩銀子,一家分了一百個大錢。
剩下兩百個大錢,村裡人買了鹽,各家一分。
老李頭暗念:虧了虧了。
分了錢,青石村的人的心思全被修橋的事給占據了。
劉地主家招工了。
在自家門口修橋,還一天給二十個大錢呐!
雖說不供飯,有二十個大錢也不錯了。
大家齊齊湧向劉家報名。
青石村的青壯年幾乎全去了。
壯勞力少的人家,一天也有幾十個大錢的進項。
壯勞力多的人家,一天恨不能一百多個大錢。
青石村的人都紅光滿麵。
不少人家的吃食已經從稀的變成乾的了。
甚至還能偶爾聞到村裡的肉香味。
不過壯勞力們去乾活後,地裡的活兒就落在家裡女人孩子身上。
為了乾地裡的活兒,村裡的孩子們紛紛退學。
最後竟然隻剩下村長家的虎子、李初元、陳小滿和劉書言四個人。
劉先生看得直搖頭。
卻也知道,莊戶人家不能全來念書,也就不勉強。
全村隻有老李家沒人去乾活。
李栓子來老李家走動時,在老李頭跟前狠狠顯擺一番:“我五個兒子、兩個大些的孫子都去修橋了,一天能掙一百四十個大錢!”
“滿倉爺您就是兒子生少了。”
說完還剔牙:“昨晚吃的肉,嘖嘖,真香啊!”
老李頭眼皮一撩:“你家日子過得好了就幫幫我唄,我想再修個井,手頭緊,要不你先借我一貫錢?”
一大把年紀的李栓子“蹭”地站起身,連連往院子外退:“可不興開這玩笑喲!”
“你家一天能掙一百四十個大錢,日子過得紅火,還舍不得借一貫錢給我?”
“我還指望攢點錢建青磚大瓦房呐!”
李栓子不敢多待,蒼老的腿邁得虎虎生風。
話音落下,人已經到了院子外:“咱們村有井,您還打什麼井呐!”
丟下這句話,李栓子已經走遠了。
坐在門檻上的老李頭“哼”一聲:“摳門!”
在院子裡補鞋子的周大丫抬頭看他一眼:“你一開口就是一貫錢,可不得把人嚇跑了。”
“嚇跑了清淨。”
老李頭累得夠嗆,壓根不想招呼人。
周大丫也覺得胳膊累得厲害。
“還是得聽小滿的,咱家要挖個井。”
老李頭揉揉老腰:“誰能想到釀酒這麼累人?”
房子建好後,家裡隻有個老木匠打家具。
村裡人又都去建橋了,沒什麼人走動。
老李頭大手一揮,正式開始釀酒。
李二寶要在酒樓乾活,沒法幫他們。
楊慧蓮和張桂蘭沒法乾重活,隻能幫著洗洗衣服做做飯。
最近縣城有人家也在賣魚丸,李大寶的魚丸賣得比以前少,倒是能騰出手來幫家裡挑水。
周大丫心疼他,讓他管魚丸生意就成,釀酒的活兒就落在她和老李頭身上。
按著小滿交代的,他們先得把高粱背去曬穀場的石磨那兒磨碎。
家裡也沒有牲口,隻能靠他和周大丫拉磨。
等磨完挑回來,就得蒸稻殼。
蒸好後得跟高粱粉攪拌均勻。
到這一步後,就得往料裡加水了。
一斤料要半斤水。
今兒他來來回回挑了好幾回水,一把老骨頭都快累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