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個話題,還真的由來已久,說來話長。
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如同一卷陳舊卻又刻骨銘心的畫卷,每一次被展開,都彌漫著歲月的滄桑與命運的無常。
那時,曹文韜本是個意氣風發、滿腹經綸的青年,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心在科舉之路上拚搏,渴望憑借真才實學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十年前,他胸有成竹地參加科舉考試,筆下的文章字字錦繡,才情展露無遺,本以為中秀才是十拿九穩之事。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殘酷至極的玩笑,當時有權有勢的賈靜萱竟暗中頂替了他的功名。這晴天霹靂般的打擊,猶如一把利刃直刺他的靈魂,使得他的精神瞬間崩潰,從此變得瘋瘋癲癲,人生陷入了無儘的黑暗。
時光回溯到清代,賈靜萱的祖父賈文謙,乃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老財主。他家財萬貫,良田數百畝,宅邸宏偉壯麗,奴仆成群,被眾人私下稱為“土豪”。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賈文謙身著一襲華麗的綢緞衣裳,上麵繡著精美絕倫的圖案,熠熠生輝。他邁著沉穩而緩慢的步伐,身後跟著幾個低眉順眼的仆人。
當他行至一個幽深僻靜的小巷子口時,一陣飽含著無儘悲苦的歎息聲悠悠傳來。他不禁停下腳步,循聲望去,隻見一個骨瘦如柴、麵容憔悴的年輕乞丐蜷縮在角落裡。這乞丐雙臂被沉重的鐵鏈緊緊束縛,拖在身後,那鐵鏈仿佛是命運無情的枷鎖。他仰天長歎,空洞無神的雙眸中透露出深深的絕望。
賈文謙的心猛地被這乞丐的眼神刺痛,那是對悲慘命運的無聲控訴,對世間冷酷的無奈悲嚎。他毫不猶豫地大步走到乞丐身旁,滿含關切地問道“你怎麼了?為何如此歎息?”他的聲音溫和醇厚,猶如春日裡的暖陽。
乞丐艱難地抬起頭,目光在觸及賈文謙的瞬間,先是閃過一絲驚詫,繼而被無儘的疲憊所占據。他有氣無力地哀求道“行行好,老爺,先賞點吃的吧!”那聲音沙啞低沉,仿佛是從靈魂深處擠出來的最後一絲祈求。
賈文謙聽聞,眉頭緊皺,瞪大雙眼,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憐憫之情。他當即轉身,對身後的男傭果斷吩咐道“快,將他攙扶起來,帶回府中。”
回到賈府,賈文謙迅速安排女傭取出四個熱氣騰騰的大饅頭和一碗鮮香濃鬱的菜湯。那乞丐一見到食物,眼中瞬間燃起熾熱的渴望之光,全然不顧形象,如餓虎撲食般狼吞虎咽起來。
賈文謙在一旁默默注視,心中感慨萬千。稍作片刻,年輕乞丐的臉色逐漸變得紅潤,精神也慢慢恢複。
賈文謙又吩咐下人精心為他收拾出一個溫馨舒適的房間,備好熱水讓他沐浴淨身,換上乾淨整潔的衣物。當年輕乞丐洗漱完畢,煥然一新地出現在眾人麵前時,大家這才驚訝地發現,原來這是一個麵容英俊、氣質乾練的小夥子。他五官端正,眉宇間透著聰慧與堅毅,隻是過往的苦難在他臉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賈文謙越看越是喜歡,到了次日,賈文謙讓年輕乞丐來到他的書房。書房內,書架上琳琅滿目的書籍散發著墨香和智慧的氣息。
年輕乞丐剛踏入書房,瞬間被眼前浩如煙海的書籍所震撼。他的眼睛裡綻放出驚喜與渴望的光芒,目光如癡如醉地黏在那些書籍上,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寐以求的知識殿堂。賈文謙與他說話,他竟全然沒有聽見。
賈文謙見狀,微微一笑,溫和說道“小夥子,往後這些書,你儘可隨意翻閱。”
年輕乞丐這才如夢初醒,臉上綻放出興奮與感激交織的燦爛笑容,激動地說道“這當真?我對書籍癡迷已久,有書可讀,生活便充滿了希望與樂趣。”
賈文謙點了點頭,親切地說道“我乃賈文謙,不知你如何稱呼?不妨講講你的身世經曆。”
年輕乞丐定了定神,端坐在椅子上,神情先是一陣恍惚,欲言又止。而後,仿佛下定了極大的決心,他鼓足勇氣,滔滔不絕地向賈文謙傾訴起自己的悲慘身世來。
他名叫曹文韜,來自烏鳥縣蓮花峪村。其家族祖上也曾顯赫一時,富貴逼人。家中兄弟二人,哥哥繼承了大部分家業,擁有數百畝肥沃良田和數個收益豐厚的魚塘。而他曹文韜,自幼便沉醉於書卷之中,一心隻想通過科舉之路出人頭地,對家中產業毫無興趣。
待哥哥娶了一房媳婦,此女子卻是個心術不正、陰狠毒辣之人。她覬覦著家中全部財產,為達目的,不惜汙蔑曹文韜調戲於她。這惡毒的謊言如同一把利劍,斬斷了兄弟情誼,哥哥在那惡婦的挑唆下,對他拳腳相加,還用鐵鏈將他鎖住,無情地逐出家門。
從此,他流落街頭,身無分文,無奈之下隻好沿途乞討。殘酷的現實將他的夢想擊得粉碎,讀書更是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賈文謙聽到此處,眼眶濕潤,淚水潸然而下,悲憫之情溢於言表。他輕輕拍了拍曹文韜的肩膀,寬慰道“孩子,往後這兒便是你的家,衣食住行皆無需擔憂。我有一子,名喚賈靜萱,與你年歲相仿,你可為我兒充當陪讀。”言罷,他即刻命傭人將兒子喚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不多時,賈靜萱邁著從容的步伐踏入房門。他身材高挑,肌膚白皙如玉,烏黑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以一根精致的發帶束於腦後。他身著錦緞馬褂,其上繡工精美,手中輕搖著一把鑲嵌著珍珠的玉扇,舉止優雅,風度翩翩,隻是身形略顯單薄,給人一種文弱之感。
他一進門,看到曹文韜,趕忙躬身行禮,彬彬有禮地說道“幸會,幸會,小生這廂有禮了。”
曹文韜急忙還禮,雙手抱拳,回應道“失敬,失敬,叨擾了。”
賈文謙笑著說道“小曹啊,你年長他兩歲,讓他尊稱你為大哥吧。”
賈靜萱聞言,再次恭敬地行禮,說道“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曹文韜趕忙擺手,說道“不敢當,不敢當。”
緊接著,曹文韜雙膝跪地,向賈文謙行了一個莊重的大禮,深情地說道“老爺,您救我於水火,又予以收留,此等大恩大德,小生沒齒難忘,定當湧泉相報。”
賈文謙趕忙將他扶起,誠摯地說道“孩子,既然相聚於此,便是一家人,無需如此多禮。”
就這樣,曹文韜留了下來,成為賈靜萱的陪讀,在賈府一待便是兩三年。
在這期間,曹文韜兢兢業業,全心全意地教導賈靜萱讀書習字。兩人時常一同在書房中埋頭苦讀,共度了無數個日夜。
曹文韜心中對賈文謙的感激之情與日俱增,他深知這份恩情重若千鈞。每次看到賈靜萱在自己的悉心指導下學業有所進步,他的內心都充滿了欣慰與自豪。
而賈靜萱,雖出身富貴,卻毫無驕縱之氣。他對曹文韜尊敬有加,虛心求教,兩人情誼深厚,親如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