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城占據著交通要道,規模跟青城差不多,但隻駐了八千兵,不過,是越國的八千象兵。
象兵更適合進攻,攻城就差點意思了。
李辰的巫郡大軍想要繼續西征,下一關,就要麵對蘆城的象兵。
越王對蘆城象兵寄予了厚望,又強征越國的男子入伍,再加上從各地抽調人馬,加上八千的象兵,總共湊出了五萬多人的軍隊,駐紮蘆城,來抵擋雍兵。
李辰得知越國的兵力規模後,並沒有攻蘆城,隻是等待著。
數日後,又一萬的援軍感到,領兵的是胡勝和魏永興。
同樣將這一萬兵拆分到了飛熊、討逆、虎豹、烈武四衛中,胡勝任博格烏的副將,魏永興任趙雄信的副將。
六日後,最後的一萬人兵抵達,領兵的叫黃亮祖和薛聚。
此二人長得五大三粗,驍勇異常,一看就是少有的猛將,賀蘭亮的信中也有介紹,這二人是從北疆調來的,他們因為得罪了權貴,所以一直鬱鬱不得誌。
李辰將這批人並入四衛,讓黃亮祖擔任花駿達的副將,薛聚擔任邱讓的副手。
這時候,李辰命花駿達和邱讓,從全巫郡的大軍中抽調精銳,組建重甲騎和重甲步兵軍團。
到了現在,巫郡軍的規模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花駿達、黃亮祖,領兩千虎豹騎。
邱讓、薛聚,統領二千玄甲兵。
曹偉、耿成,統領九千破虜衛。
郭良、丁普,領九千討逆衛。
博格烏、胡勝,領九千的烈武軍。
趙雄信、魏永興,領九千驍果衛。
還有剩餘的士兵,安排做輔助和後勤的兵員。
其後,李辰仍然沒有出兵,不攻打鐵門關,也不攻蘆城,隻讓各軍開始操練,儘快融為一個整體。
這麼一忙活,就過去了二十來天。
雍軍按兵不動,搞得遠在王都得越王都不耐煩了。王後趙玉燕卻更加的憂心,她發現,這個壽王很不一般,作戰時神出鬼沒,不動時又有極大的耐心,選擇這樣的人當敵人,怎麼看都很不明智。
趙玉燕也忍不住對李辰產生些好奇,聽說,壽王也才二十出頭,年紀輕輕,卻有著成熟的心智,越國招惹到了他,真是不幸。
時間一晃而過,來到了八月。
天色變得炎熱,更不適合出征作戰了。
李辰乾脆讓巫郡軍繼續地操練,沒有出兵的想法。
李辰已經和徐去病商量好,等秋後再做打算。
當然,現在是不進行戰爭了,但有些事必須要做,比方說,青城周圍的田地,快豐收了。
徐去病派人做出焚燒良田的架勢,立刻讓越國百姓嚇得紛紛逃難。
等到眼看糧食將豐收,那些逃難的百姓們,患得患失,想回去收獲糧食,可又擔心,回去後會被雍軍抓走,落不到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