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行動暴露在了安南國的視野中,最大的優勢喪失,想繼續地劫掠就沒那麼容易了。
於是,經過考慮,李辰動身和徐去病彙合。
等到兩軍會麵,李辰才知道,徐去病的兵力已經折損了三成,不過剩下來的,都曆經了考驗,蛻變成為精銳,而徐去病本人,現在也滿臉的風霜。
李辰對徐去病道:“老徐,如今安南國動員起草原的部落,讓咱們處處受敵,我們的優勢不在,反而時刻可能陷入敵人的包圍。本王決定返回偏仞關。”
“殿下,可是這麼做,能向朝廷交代嗎?”徐去病有些遲疑地問。
李辰笑道:“我們在安南國呆了一個多月,足足牽製了他們的十萬大軍,如今甘州的雍軍已經占領東邊的班達道,我們怎麼看也完成任務了!”
安南和大雍的行政單位不同,大雍是州,郡,縣的三級管轄,而安南卻是按照,道,府、縣村這樣的分級劃分的。
安南國有二十一道,包括京畿在內。
班達道就是安南國最東的區域,與大雍接壤,麵積大約是大雍七八個郡的總和,在安南國各道中,占地算是中遊水平。
而安南最大的道區,就是李辰如今遊蕩的白朗道,占地麵積極廣,差不多是安南國土的四分之一,地形呈長條狀,越往西邊,人煙越稀少。
李辰領兵在白朗道內活動,掀不起太大的風浪,除非他敢一路北上,進攻安南的皇都。
而大雍的主力甘州軍,想打到安南京都,必須從東部的班達道,曆經漠東道、普蘭道、隆科道,才能進入安南國的京畿附近。
而且,從東往西的一路上,地理環境複雜多變,有平原,山川,高原,還有沙漠。
這也是安南國的特有的環境,國內平原、河流,草原、山川峽穀、甚至還有沙漠。多變的地勢保護了安南國,哪怕中原的曆朝曆代,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披甲數百萬,也難以徹底滅掉安南。
聽了李辰的話,徐去病點頭應允,叫來了曹偉和郭良等將領,整頓好兵馬,準備返回。
眼見就要回軍了,徐去病卻發現,李辰的表情沒有任何的放鬆,十分凝重,忍不住問:“殿下是在擔憂何事呢?”
李辰答道:“不知京城如今的情形怎麼樣了。”
“皇上隱忍了多年,此次噴薄而發,必可令安南元氣大傷!我大雍開疆拓土已是必然!”徐去病笑道。
身為大雍人,徐去病當然也希望國家變得強盛。
李辰隻笑了下。
沒錯,皇帝多年來不動聲色,養精蓄銳了這麼久,正是為了現在一飛衝天的時候,隻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有時候,總是會發生意外的…
李辰和徐去病率領巫郡軍,撤回偏仞關,而且還帶回來兩萬多匹的安南好馬。
見李辰平安歸來,陸伯言大大鬆一口氣,畢竟是深入安南國腹地,稍微不注意,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入關後,眾人一直繃緊的心弦,才能鬆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