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雍皇心情好,那必須要稱讚一番,在場的都是官場老油條,誇人嘛,最多浪費些口舌,又不虧。
聽到眾人把壽王誇的天上地下僅有,二皇子卻不爽了,但他沒有反駁。近些天,他跟著吳伯康學習搞陰謀,成長了不少。
因此,二皇子也滿臉欣喜地道:“父皇,各位大臣說的極是,九弟的功勞,抵得上數萬大軍了。必須要有重賞。隻是兒臣認為,現在還是要慎重些好,如果讓雲福臨知道,是九弟害他到了今天的田地,恐怕會不顧一切地報複九弟,所以九弟立下的功勞,暫時不要對外宣揚吧。而且,我大雍如今兵甲強盛,征討一個蠻夷安南,大軍足可以碾壓,用陰謀似乎不太堂堂正正,以免有損上國的天威。所以,九弟的事情,還是不公開為好。”
雍皇聽後,讚同地連連點頭,笑道:“二皇子所慮深遠,為保護壽王起見,他的功勞就隻在這裡說說,不必大肆地宣揚。至於怎麼封賞,容朕仔細想想。”
“父皇英明!”
二皇子躬身回道,心中忍不住得意。如果將李辰的功勞傳遍天下,那天下的軍民不都知他的忠勇了?那可不行。
想要名滿天下,做夢。看孤將你的路統統堵死!
賀蘭亮斜眼瞧向二皇子,他當然知道二皇子的齷齪心思。
但二皇子顯然不了解壽王殿下啊,他需要那些虛名嗎?
壽王殿下要是貪圖一些虛名,那他就不是現在的壽王,而是努力成為人們口中的賢王了。
二皇子啊二皇子,人最悲哀的是坐井觀天,以自己的愚昧心理去揣測彆人。
接著,賀蘭亮穩定下心神,向雍皇稟道:“陛下,涼王殿下已率領十萬兵馬深入草原五百多裡,擊敗二萬多敵軍。”
雍皇讚賞道:“在茫茫草原上,能夠滅敵兩萬也是好戰績了!”
兩處皆傳來勝利的消息,雍皇是打心眼的高興,他籌劃了幾十年的霸業,現在正一步一步的變成現實。
但賀蘭亮很快潑了冷水,道:“陛下,不過涼王的進兵速度減慢不少,主要是因為草原上層出不窮的糾纏…涼王殿下仁厚,不願傷及契丹百姓,這是可憂慮的事情…”
聽到賀蘭亮的陳述,雍皇臉色嚴肅起來。
李泰在向契丹王庭進兵的路上,沿途當然會遭遇眾多的契丹人部落,部落少不了進行反抗,李泰也會消滅敵人,但並不願意傷害到契丹的百姓。這樣收斂的行動,導致李泰的速度大大被拖慢了。
對敵人心懷仁慈,就是對己方的殘忍,草原上的牧民百姓,也一樣會拿起弓刀,善於騎射,對付大雍的。
相較而言,李辰領兵在安南國白朗道騷擾的做法才正確,將安南人的部落當做補給站,該搶就搶光,礙事不聽話的殺掉,最多隻留下婦孺老幼,這樣才能兵貴神速。
李泰講仁義,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cc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