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說安南京都出大事後,就猜測是雍皇派人做的,隻是沒想到竟然派的是壽王。
吳伯康忍不住感慨:“皇上竟然讓壽王以身犯險,真是想不到啊。”
“壽王雖是皇室,但向來不受寵,叫他做這種事情正合適。”二皇子並不以為意,說起了正事:“胡國公,孤請你過來,是為了另外大的大事,最近京城屢此生行刺的案件,其實出自安南國的報複。孤打算借刀殺人,找些殺手裝成安南的死士,把張宏和司馬象殺了,你覺得怎麼樣?”
張宏,司馬象二人,都是內閣五名重臣之一,位高權重,張宏是涼王的嶽丈,司馬象則屬於支持晉王的一派。如果把這兩個中樞重臣殺掉,換成自己的人,那支持二皇子的勢力將會大增,到那時候,五位中樞重臣自己的人占了三個,形勢可想而知。
聽見二皇子的建議,吳伯康眼神一亮,低聲道:“二皇子殿下,這確實是難得的良機!機會稍縱即逝,一旦做得好,殿下實現大業的時機就不遠了!”
趁涼王晉王領兵在外,沒在京城中,殺張宏和司馬象,換成二皇子的人,一旦雍皇病逝,二皇子就可以沒有阻力地登基。
到時候,要是擔心涼王晉兩王手握有兵權敢造反,那也容易,雍皇駕崩後秘不發喪,先命兩人急速回京拜見,然後直接殺了。就沒有人敢阻擋二皇子登基!
見吳伯康讚同自己的打算,二皇子也是興奮,當聽到可以實現夙願,更是亢奮。
不過,二皇子有些擔心雍皇的病狀,他不死怎麼辦。
“胡國公,父皇的咳疾雖說加劇,對身體極其不利。可,可距離…你明白孤的意思?”二皇子問道。
吳伯康點點頭,沉聲道:“臣明白殿下的意思,所以,必須再冒險一回!”
風險很大,但回報同樣的驚人。
二皇子咬牙切齒,能不能得償所願,就看這一回了。
……
淑妃追諡為貴妃的聖旨很快昭告了天下。
如果是彆的宮中嬪妃,必然會喜氣洋洋,宮外的娘家過節般的敲鑼打鼓,熱熱鬨鬨的叩謝皇恩,但是淑妃,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沒有一點的聲息。
李辰母親是前朝的公主,彆說沒了娘家人,就算有也是餘孽,哪裡會露頭的?而李辰,遠在萬裡迢迢大的蠻荒地,反而顯得更加的淒涼了。
但暗地裡,,還是有人替李辰母子高興的。
像溫秀宮的秋妃,還有吳思思。
再比如已經暗中投靠了李辰的官員們,他們也為此而高興。
數日後,追諡的聖旨傳到偏仞關,李辰也知道了這事兒。
他現在還在養傷,沒返回巫郡城。楊雄也活了過來,但傷勢太重,到現在還起不了床,但每天照樣大的吃幾斤肉,算是讓李辰放心了。
看到雍皇的封賞,李辰隻是冷笑,並不感到高興。
自己的母親身為大燕的公主,會在乎一個貴妃的封號?雍皇真要夠意思,不如賞些金銀財寶,或者兵馬軍械來的有心意。
有朝一日,自己奪了皇位,就追封母親為皇太後,那不遠比什麼貴妃要榮耀得多!
不過,李辰也借機得到了京城的消息,像安南國殺手正在刺殺大雍官員,這來自雲福臨的報複,自己讓安南朝廷大亂,人家自然不甘心,也要針鋒相對,話說大雍朝廷就很穩定嗎?
不說彆的,以二皇子和吳伯康的陰狠,他們會放過這次借刀殺人的大好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