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銳膺衛的防禦陣形長約五百多米,被熊軍沒什麼人員傷亡的推進百多米,已經是不小的戰果了。
現在,戰車隊終於難以再前進一步了。
這時從後方響起熊軍的戰鼓聲,車內的士卒聽到信號,紛紛從鑽出車外,持藤牌擋在戰車的兩側,保護其他的士兵,匆忙清理攔路的木頭,石塊。
沈慶之見敵軍終於出來,下令放箭,一時間天都暗下來,箭雨傾盆而下,箭簇還點燃火,遮天蔽日。
熊軍的藤牌也不一般,表麵覆蓋有防火皮革,隻是箭雨實在太密集,稍微有一點縫隙,就會被無孔不入的箭矢射中。
但熊軍也極凶悍,一名士兵倒下,立刻旁邊的人頂上來,毫不遲疑地繼續搬除石木,好讓戰車繼續前行。
沈慶之怎麼肯讓敵人的策略如願?
他再次令下,又是滾石,滾木紛紛滾落,勢如破竹地砸入熊軍的陣形,頓時慘叫連連。
這場戰鬥從開始就不公平。
李辰占據優勢的地形,汪安鈞不論如何地想法設法,試圖做出補救,最多也僅僅減少一些損失而已。
此時的後軍,汪安鈞目睹己方死傷之慘烈,他的心也是揪緊,但始終麵無表情。
他一直清楚正麵強攻付出的代價,但他必須這麼做,不僅是給朝廷吃一顆定心丸,也是為吸引敵軍的注意,讓他的計策成功!
作為沙場老將,汪安鈞怎麼可能沒有布下計謀呢。
他調出五千的精銳,悄然向南迂回,翻過大山,渡過大河,現已繞到了敵人的側麵。
現在做這些,就是為牢牢地吸引住敵軍,好讓五千精銳趁機直取敵人中軍大營,隻要敵人後營大亂,首尾不能相顧,就可破掉他們的地形優勢,前後夾擊下,就能拿下大劍山,活捉壽王李辰。
“傳令,繼續前進!哪怕一點點的挪,也要到達敵軍的正麵之前!”汪安鈞斷然道。
然後,汪安鈞看了下時間,這個時候,五千精銳也該逼近敵人營地了吧。
…
銳膺衛大營位於大劍山西麵的空地,兩側的山脈到此為此,一個往北,一個往南的轉彎,地形頓時地開闊。
此時,一隻輕裝簡行的五千熊軍,正埋伏一片林子裡,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銳膺衛大營。
領兵的將領是汪安鈞的兒子汪明,為偷襲成功,汪安鈞派了親生兒子領兵,可見對這次行動的重視。
汪明觀察著銳膺衛大營,營中的敵人稀稀落落,主力都在前方參戰,隻留極少的人守營,看上去不到兩千人。
這時候,汪明身後的將領低聲問道:
“將軍,是不是該上了?”
“是啊,敵營空虛,咱們一鼓而下,拿下大營,再從後邊直取大劍山的敵軍,與汪節度使大人來個兩麵夾擊,必可殲滅敵人!”